佩斯大叔深圳约你登《戏台》!陈佩斯种树东山再起创新话剧

记者 刘莎莎
2016-01-24 17:26
摘要

在和央视闹掰之后,陈佩斯陷入到人生低谷,曾经窘迫到连孩子上学的学费都拿不出。后来,他还种过地,承包过京郊的荒山,靠勤劳致富东山再起。再次回归艺术,他选择了剧院舞台,这个离观众最近的地方。

陈佩斯导演,陈佩斯、杨立新主演,“清王室后裔”毓钺编剧的话剧《戏台》正在深圳热演。1月24号演最后一场。表问我讨票,我也木有,剧院说1月22日、23日的票全卖光了,满场,舞池子都加座了。看完,觉得陈佩斯真有“做冷板凳”的精神啊,这戏,特别好,看不到他身上一点小品时代插科打诨的影子,完全颠覆!

陈佩斯

周末深圳,最强寒潮驾到!据说,在这样的天气里,能够约出门的,都是生死之交。同样,在如此的凄风苦雨寒风瑟瑟里,能出门去看的戏,必然都是“年度好戏”!

1月 22号到24号,连续3个晚上,陈佩斯导演,陈佩斯、杨立新主演,毓钺编剧的话剧《戏台》在深圳保利剧院连演3场。

据说,22、23号两天现场满座,24日票也只有几十张剩下了。

这出戏看完,深圳观众的反映跟去年7月《戏台》北京首演时一样,瞬间炸锅!太好了!太久没有看过这样酣畅淋漓的大戏了!

QQ截图20160124084325

不瞒您说,小串儿我看这戏看得是全程紧张,大气不敢出,时而又笑到岔气。戏剧张弛有度,大概就是陈佩斯说的“结构喜剧”吧。舞台之上,人人有戏,小串儿我没有看到明星,只看到洪大帅、侯班主、大嗓儿、六姨太……这些个栩栩如生的角色,毫不夸张地说,就连狗腿子也特别有戏!

看没看过戏的,都分享一篇小串儿早前对话陈佩斯的专访稿件。

看完这篇稿件,大家或许可以通过小串儿才疏学浅语焉不详的表述,窥视到陈佩斯内心的冰山一角,以及他的些许艺术追求,还有他的“撸串儿”癖好。

吃面条

正文:

把人民表演艺术家赵本山和陈佩斯放在一起说道,好像有些不地道。

但是,度娘大数据认为,这两位有很好的相似度。首先,他们都生于1954年;其次,他俩祖籍都东北,一辽宁一吉林,两隔壁;第三,这俩货最早都以扮丑扮傻卖嘴皮子见长,均得势成名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严格地说,陈佩斯还是赵本山的“学长”,他1984年就登上了春晚舞台,而赵本山那会儿还在乡里唱二人转呢。这两人又是不如此的不同。陈佩斯1998年与央视闹掰之后,铁骨铮铮,从此再没上过央视春晚。赵本山则是一路顺风顺水,与央视水乳交融,以至于每央视年春晚本山大叔上不上都是全民热议的话题。

赵本山很富裕买私人飞机▼▼▼

QQ截图20160124084413

赵本山很富有。念的是长江商学院,座骑是自己买的私人飞机,名下弟子环绕,还坐拥自己名字命名的影视基地。陈佩斯也阔过,但是很短暂,而且上世纪90年代的阔和今时今日不可同日而语。在和央视闹掰之后,他陷入过人生低谷,曾经窘迫到孩子上学的学费都拿不出。后来,他还种过地,承包过京郊的荒山,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勤劳致富东山再起。再次回归艺术,他选择了剧院舞台,这个离观众最近的地方。他像农民一样,一粒一粒的播种,一个剧一个剧的过,从剧本到找演员到排练到成行,这些年年,不经意之间,他已经积累了《托儿》、《阳台》、《戏台》等多部话剧。

这些年,专注于舞台剧的陈佩斯有了自己的团队——大道喜剧院,但是他依旧谈不上阔。都61岁的人了,作为角儿他还一遍一遍在台上演着,作为团队的领袖人物,他还得方方面面八面玲珑的伺候着。一如他在《戏台》中出演的“武庆班”侯班主,常常是急得光头冒虚汗——那是真流汗,手一抹就是一大把。侯班主在戏中说,要有下辈子,他定不选这靠嘴巴过活的行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陈佩斯却说,“我不演戏,我干什么呢?”

陈佩斯靠承包荒山东山再起▼▼▼

种树

明明影视剧赚钱更快。他却说,姑娘,我赚那钱干嘛呢?人生得意须尽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陈佩斯说,他的日子不多了,就想多排几个戏,能留下来,祖孙辈儿还能看。这辈子,也就足够了。

《戏台》比《阳台》进步乃“天作之合”

曾经,他是“老爷子”陈强光环下的“陈小二”,如今已经61岁的陈佩斯,也被岁月历练成了“陈老二”。12月1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陈佩斯端坐在沙发上,花衬衫、藏青色的西装,搭配一双老北京布鞋,手上还带着一串艳红的琉璃珠。他待人亲切,没有架子,还会招呼年轻的女记者为“姑娘”。

佩斯和小串儿

自从离开春晚舞台,历经低谷,自2001年起,陈佩斯就开始改行话剧表演创作和研究,这14年来,他的话剧作品《托儿》、《阳台》等风靡演出市场,创下惊人票房纪录。此番,他带来的新作《戏台》,是他自认创作生涯中“最好的一部”,他自信,《戏台》一定是一部“可以留下”的作品。

有记者要求陈佩斯用一句话概括《戏台》,陈佩斯表示,没有办法概括,只能说这出戏是“一场美妙的享受”。“首先,剧本就非常好。我多少年没看到过这么好的本子了。还有,演员也好,杨立新一看本子,就抢着要演,他有京剧表演的经验,杨老师拎起了整场戏。无论是 毓钺 还是杨立新 大家都没拿自己当外人,个个都参与导戏,只能说《戏台》是天作之合。”

杨立新

甚至对比自己此前那部被称为“喜剧现象级作品”的《阳台》,陈佩斯表示,《戏台》比《阳台》更进步。他说:“过去我的东西 ,绝大部分  都是反应当下生活。《戏台》是年代戏。年代戏不依托今天大家熟知的有趣的事情,完全是拿一堆很干的素材来拼凑,对我来说是更难了。”

高级的喜剧有结构和人物行动冲突

什么是喜剧?喜剧有无高级之分?今时今日,中国人迫切的渴求笑声。在文化艺术市场上,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舞台剧,喜剧皆独占鳌头。今年国产片票房排名飘红的几部,如《港囧》、《煎饼侠》等均是喜剧。对此,早早“承包了中国人笑声”的陈佩斯表示,人们喜爱喜剧,这个过程很重要。他也爱喜剧并将终生演绎喜剧,因为“喜剧能给人带来快乐”。

而对如今文化市场上林林种种的喜剧,陈佩斯怎么看?他本人会去看这些作品吗?对此,陈佩斯表示,他也会挑一些典型的喜剧电影、话剧去看。但他强调:“我怎么看并不重要!业内人看肯定和业外人看很不一样。”他否认自己并非不愿“开炮”得罪人,而是“我看角度肯定和普通观众不一样。就好像选沙发,一般人看怎么摆、坐着舒服不,我看的则是这沙发是榫卯活儿还是钉子活儿,结实不结实,很多具体的细节,我关注的是技术。”

剧照

当记者问及何为陈佩斯心中的“高级喜剧”时,陈佩斯自信满满的表示:“你来看我们这个戏不就知道了吗?它一定会有一个技术层面的不同的。至于有人靠堆段子做喜剧,那和我无关。我就弄我的东西。”陈佩斯表示,在他心中,优秀的喜剧是侧重戏剧结构和人物行动的冲突。

与此同时,陈佩斯认为在中国真正做喜剧的人并不多。他说:“我不给自己打分。因为喜剧这个行当,在这里头转的人不多就三瓜两枣,谈不上什么标准、分数。”而对于文化市场上的各种“喜剧”,陈佩斯则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才行。”来回应。他同时表示,喜剧很难,即便在国外也不是年年都有好作品,“那市场里天天去演的呢?速食的东西比较多。这样正常,如果天天看《戏台》这样的作品 ,恐怕也看不出滋味了。”

“好作品”它的岁数比创作者更长久

在中国,喜剧是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因为种种原因,它曾在一度中断。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陈佩斯与搭档朱时茂表演小品《吃面条》,笑遍全国。陈佩斯说:“小品是喜剧一个微缩的版本。它叫微型喜剧。做小品是我们起步的阶段,那是我们对大型喜剧还没有驾驭能力的时候,我们从微型的东西开始做。从小的一点点积累经验,逐渐十多年之后,我们创作了《托儿》。再深化 、再复杂、再进一步,我们又有了《阳台》。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我个人的发展进程。是我们这块土地上,这群人的戏剧活动的从小到大的一个过程。”

陈佩斯表示,近些年自己在研读宋朝的一出喜剧大戏《张协状元》。它说:“这部喜剧,从技术环节来讲 ,结构非常复杂 ,远远比我们后来看到的明清时候的戏甚至我们今天的很多戏结构要复杂 ,而且这部戏对演员个人能力的要求高 ,非常难演 。看到这部戏,我不禁感叹,我们国家有一段非常繁荣的戏剧文化的活动经历曾经存在过 ,而我们今天对它一无所知。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小品的形式,重新去摸索喜剧。”

QQ截图20160124084938

陈佩斯透露,目前自己正着手重排《张协状元》。而对于像开心麻花一样,将舞台剧搬上大银幕,打通舞台剧到大银幕产业链一事,陈佩斯则表示,自己兴趣缺缺。他反问记者:“打通产业链很难吗?没有挑战的事对我来说就没意思。别人都嚼剩下的甘蔗,我再捡起来嚼一下,干巴巴的,有意思吗?”他还问记者:“你说是话剧变电影容易,还是创作一个新戏容易?”

当记者回答,肯定是话剧变电影容易时,陈佩斯说:“对。所以它对我来说就没太大意义。我今年61了,真正还能工作的年景不多了,还是抓紧时间,哪怕再做一个新戏,我经常求老天爷再多给我点时间,再给我一个机会,做一个新戏。现在还有旧戏在走着演着呢,一边创作新戏,这转眼就到80了吧?”陈佩斯说,他的作品肯定比他岁数大。“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有时候自己弄出来这东西啊,它比你值钱。”他还表示,无论时《阳台》还是《戏台》,换了人演一样精彩,“好东西,它就这么地道。”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