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说·快评丨古尔纳获诺贝尔文学奖,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晶报记者 李跃
2021-10-08 14:56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爆了一个冷门,授予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尽管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文学最高和惟一的标准,有着这样那样的争议,诸如托尔斯泰、卡夫卡等伟大作家甚至被排除在诺奖之外,但是,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其专业性和权威性还是举世公认的。

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据诺贝尔奖官网介绍,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948年出生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现年73岁。1960年代末,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以难民身份抵达英国,此后定居英国,以英语开始写作。

他最著名的小说是《天堂》(1994),它同时入围了布克奖和惠特布莱德奖。《遗弃》(2005)和《海边》(2001)则入围了布克奖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的候选名单。

在我看来,古尔纳的获奖,对我们至少有两重意义。

其一,他将从文学的视角,帮助我们认识古老的非洲大陆。目前,中非交流较为密切,但那更多地停留在经贸、教育等层面,非洲文学对我们中的多数人是隔膜的,相关研究十分贫瘠,无论是学术圈还是普通读者,对此都普遍缺乏关注。古尔纳的获奖,会帮助我们接触这片陌生的文学土壤。

其二,他对现实、对命运的书写能力,对我们有进一步启示。

通过颁奖词,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作家的精神轮廓。给他的颁奖词是这么写的:“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无论是从东非到欧洲,还是在非洲内部,移民和流离失所都贯穿于古尔纳的小说。

BBC也在报道中指出,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对真理的执着让人印象深刻。”

也就是说,真正的伟大作品,一定是关切现实、关切普通人命运的。

顺便说一句,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揭榜前夕,中国作家残雪登上赔率榜,并且名次靠前。外国媒体称残雪为“中国的卡夫卡”,她的作品还入选了多所美国著名大学的文学教材。此外,作品以直面真实而疼痛的现实与人性而见长的余华和阎连科,过去也曾出现在国际预测机构的名单中。以中国文学的体量,继莫言之后再次诺贝尔文学奖,还是可以期待的。

编辑 陈晓玲 周梦璇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雪松 李林夕

(作者:晶报记者 李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