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司徒雷登回忆录》记录在华五十年经历

读特记者 姚峥华
2020-04-15 13:45
摘要

" 我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中国度过的。我和这个伟大国家与民族之间必然有着难以割舍的精神纽带。" 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一书中开篇写道。

" 我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中国度过的。我和这个伟大国家与民族之间必然有着难以割舍的精神纽带。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在这里,也因为我在这里长期生活,和无数的中国人成了朋友。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的美国男孩,后来又作为传教士和中国文化的学习者、福音教派神学教授而担任大学校务长,这些经历是我人生中特殊的荣幸。" 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一书中开篇写道。

这本书英文版最先于 1954 年由美国兰登书屋出版。全书勾勒出个体命运为历史悄然推动的轨迹。前 12 章内容由司徒雷登自述个人事业的抉择、在华传教的使命、参与燕京大学的创建、二战期间被日军软禁以及二战后担任驻华大使等经历,较为具体地展示出在华五十年生活的重心。后 3 章内容是对人生经历的总结与体悟。

司徒雷登作为在中国近代史、教育史和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其回忆录具有第一手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参考价值。

历史学家林孟熹说,整个 20 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司徒雷登博士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

冰心也在文章中回顾与司徒雷登的交往。她写道,这几十年中,曾有过几次小小的事情,同他有过几次短短的谈话,每次的谈话里,都使我觉得他是兼有严父的沉静和慈母的温存。他款款地笑在你的对面或身边,两手叉握着放在膝上,用温和恳挚的目光看着你。你不先开口,他是不多说话的。他总是尽量地给你机会,让你倾吐你的来意,然后他用低柔的声音、诚挚的话语,来给你指导与慰安 ……

司徒雷登(1876-1962),出生于浙江杭州市,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887 年他返回美国弗吉尼亚州读书。1904 年婚后携妻再回杭州。1908 年任南京金陵神学院希腊文教授。1919 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因拒绝与日军合作,被日军关在集中营,直至日本投降后获释。1946 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 年离开中国后在美国度过余生。2008 年其骨灰被安放于杭州半山安贤园。

《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

[ 美 ] 司徒雷登 著

东方出版中心 2020 年 4 月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

(作者:读特记者 姚峥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