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宁卡:建议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更大改革权限

特派记者 李舒瑜 綦伟 甘霖 石义胜/文 何龙/图
2017-03-07 08:32
摘要

大湾区将带来什么?广东应如何推动大湾区建设成为代表们连日关注的焦点。

6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外媒体的关注。

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让广东代表团的代表们十分振奋。大湾区将带来什么?广东应如何推动大湾区建设成为代表们连日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何宁卡在媒体开放日发言中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已摆上重要日程,建议中央赋予其更大改革权限,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引领中国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世界级城市群基础条件

粤港澳大湾区有多“大”?何宁卡介绍说,具体包括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片生机勃勃的区域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6672万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首先,这里经济发达活跃,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为1.36万亿美元,是亚太地区经济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其次,这里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协作的主要地区。再次,这里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发展特征,区域整体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

在何宁卡看来,根据发展优势和区域特点,粤港澳大湾区应努力建设成为全球创新发展高地、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区、世界著名优质生活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和国家深化改革先行示范区。这既是粤港澳地区加快经济社会深度调整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助推国家提高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客观要求。

打造全球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何宁卡说,对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内存在三个相互独立的关税区,内部未能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城市间在交通规划一体化、新兴产业错位发展、土地和资源集约利用等方面面临协调难题;区域内整体创新合作程度不深,创新资源未能完全实现共建共享;区域对外通道、湾区东西岸之间的交通连接依然薄弱,跨界交通基础设施衔接不够通畅等。

针对这些问题,他建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共建“一中心三网”,“一中心”是指世界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三网”是指多向通道网、海空航线网、快速公交网,形成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

第二,打造全球创新高地。统筹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发展模式,合作打造全球科技创新平台。希望在国家层面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球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广东国家大科学中心,加快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实验室及工程中心体系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第三,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以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结合城市规模等级,构建具有层级明确、功能协同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携手共建金融核心圈

“共建金融核心圈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何宁卡建议,扩大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要素双向开放与联通,打造引领泛珠、辐射东南亚、服务于“一带一路”的金融枢纽,形成以香港为龙头,以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为依托,以南沙、前海和横琴为节点的大湾区金融核心圈。

他表示,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还要共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以改善社会民生为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环境协同治理,建立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群,打造国际化教育高地,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共建健康湾区,推进社会协同治理,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绿色、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级城市群。

赋予广东自贸区更多先行先试政策

何宁卡表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一个协调有力、灵敏高效的合作机制至关重要。建议在国家层面研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协调机制,统筹研究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重大问题,协调落实重大合作事项。

同时,建议国家给予粤港澳大湾区更大的改革权限和政策支持。支持广东自贸区积极对接更高标准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简化审批环节,推动扩大内地与港澳企业相互投资。支持广东自贸区在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条件成熟时率先在大湾区推广。

编辑 左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