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在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的监管下,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的985件微波炉在中山港外运码头办结通关手续,经驳船以“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模式发往深圳蛇口港,直接换装国际航行船舶出口阿根廷。
据统计,自2021年11月“中山港——深圳蛇口港”首条组合港航线开通以来,中山市已累计开通4条组合港航线,覆盖深圳市蛇口港、盐田港和中山市中山港、小榄港、黄圃港5个外贸码头,进出口吞吐量超1.3万标箱。
“在‘组合港’模式下,我们需要转运到深圳出口的货物物流时间可以节约3到5天,同时,我们还节约了重复申报的舱单录入费用。”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报关业务经理何伟林说。
“中山首票组合港模式出口货物就是从我们码头发出。目前,‘组合港’已成为了码头出口货物发往深圳蛇口港的主要运输模式,航次占同航线船舶运力95%以上,月均业务量保持在1000多标箱。”中山港外运码头商务部副经理刘向科说。
据了解,该模式实施前,中山许多外贸货物需由中山港等内河港口转运至深圳、广州等港口出口,企业需要派员往返两地办理通关手续,不仅影响通关效率,也增加了企业成本。如今,中山港海关与深圳蛇口、盐田等口岸海关协作配合开展“组合港”项目,依托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港口间信息互联互通、海关监管互认,将沿江支线港作为沿海枢纽港的延伸。通过该模式,出口货物在中山港“一站式”完成报关申报、查验等海关通关手续,通过驳船调拨至深圳蛇口、盐田等港口,直接换装船出口,全程只需“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有效推动海运物流运输链条顺畅衔接,大幅压缩企业通关时间和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据中山港海关介绍,下一步,该关将进一步推广“组合港”“一港通”等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推行“提前申报”“抵港直装”等业务模式,让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海运物流通道更顺畅。
(原标题《“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试行一年,“中山制造”出海更快》)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