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经常被用来描述创业之艰难。
难在白手起家,从零开始;难在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概,勇于冲破思想禁区和雷区,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发展活力!
对此,深圳人的感受是切身的。正是因为敢为天下先,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正是因为敢于摸着石头过河,才有了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的奇迹。
对此,前海人的感受同样是十分深刻的。
回望前海11年,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前海模式”这一亮点是十分突出的,也正是因为前海牢牢抓住了制度创新这个牛鼻子,前海才能够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样,逐步成长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01
前海之根
前海不大,也没有产业基础,但前海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党中央和国家寄予厚望的热土。
2010年8月,中央批准设立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考察时,要求前海“落实好国家给予的‘比特区还要特’的先行先试政策”“精耕细作、精雕细琢,一张白纸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一年一个样”,打造“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
“比特区还要特”,就是要求前海以制度创新求突破,以制度创新谋发展。可以这样说,制度创新是前海之根,前海之魂。
什么是制度创新?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定义和解释。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英在《粤港澳深度融合制度创新的典型区域研究》一文中指出,一项好的制度安排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制度的突出功能是为合作提供基本规则,保证合作顺利进行。
杨英教授进一步指出,制度创新指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为了充分实现潜在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社会经济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套适合的制度安排,当这套制度安排不能够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时,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一种更为有效、更为先进的制度安排替代旧的制度安排。
构建高层级高效率领导决策机制,推进开放、高效的决策咨询机制……“以更先进的”替代“旧的”,11年来,在前海,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
最常被提到的典型例子之一,就是构建法定机构主导区域开发建设的执行机制,即前海管理局的成立。
2010年3月,为推进前海开发开放,深圳借鉴中国香港、新加坡等法定机构运作经验,按法定机构模式组建了前海管理局。
2011年深圳出台相关条例和办法,明确前海管理局依法履行前海合作区内的行政管理、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职能,并负责协调辖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执法监管和社会管理职责,在非金融领域产业项目准入、规划和土地管理等方面享有较充分的自主权。
前海管理局实行企业化、市场化的用人制度,全体干部均签订劳动合同,打破“铁饭碗”,破除“官本位”思想,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挂钩。
这一系列制度性的安排,为前海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更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了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
02
特色品牌
前海管理局的成立,是前海在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一个缩影。前海在金融以及法治制度创新上取得的成绩,同样也是十分突出、十分亮眼的。
首先来看前海的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制度是指有关金融交易的规则、管理和组织安排。金融改革是前海开放开放的重要内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前海金融改革的重要使命和终极目标。
围绕着人民币国际化,前海合作区在资本项目开放、利率市场化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创新。
目前,金融业已成为前海第一大产业,前海已经打造了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跨境金融基础设施等“六个跨境”金融特色品牌。
2013年1月启动国内首笔跨境人民币贷款,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标志性事件;率先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审核便利化试点,成为我国资本项目扩大开放的里程碑。全国首家民营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首家社会资本主导的再保险公司、全国首批相互制保险公司等在前海落户。
再来看前海的法治建设创新。
法治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前海在法治建设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司法体制创新和廉政监督体制创新。
11年间,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国际商事法庭、境外法律查明“一中心两基地”(中国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研究基地和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基地)、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金融法庭、知识产权法庭等一大批机构落户前海。
目前,前海已经构建起集仲裁、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查明为一体的全链条法律服务保障体系。
03
永无止境
前海不是政策洼地,制度创新是前海合作区开发开放的动力和制度保障。
前海的制度创新对于香港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对于引领中国内地发展意义重大,对于中国坚定不移迈向国际化的进程意义重大。
回望前海11年发展,这些都是非常清晰的。
无论是深港合作、对外开放,还是新城建设、招商引资,前海都把制度创新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体现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11年披荆斩棘,前海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等方面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645项,其中在全国复制推广65项,全省复制推广82项,全市复制推广203项。率先实施企业注册登记“证照分离”、注册资本认缴制、进口商品全球溯源核放、多国集拼等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系统性改革举措。
制度创新是前海的核心任务,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为前海开发开放注入强劲动能、插上滕飞的翅膀。对于前海而言,提供标准示范、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比创造更多的GDP更为重要。
和自己相比,前海制度创新取得的成绩毋庸置疑;放眼国际和未来,前海制度创新还要在推进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等方面持续发力。
前海实践经验表明,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必须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使制度优势转为发展优势。
锐意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和魂,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尖兵中的尖兵、窗口中的窗口,只有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才能彰显制度创新策源地和先行示范作用,激发持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前海的制度创新,大有可为。
(原标题《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 前海11周年特别策划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