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北京一小学生遭受同学欺凌,校园暴力又引发社会关注。据有的地方调查,有87%的青少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校园暴力行为的伤害。
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有人认为,简单粗暴的教育培养出简单粗暴的孩子,孩子出现问题,家长首先要反思;也有人认为,为预防孩子被欺负,从小就要培养他(她)形成强大的气场,要学习防身术;还有人认为,优秀的教育会教给孩子平等观念,赋予其尊严感和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其遭受欺凌和伤害。对此,你咋看?
资料图
简单粗暴的教育 培养出简单粗暴的孩子
@阳光灿烂的Emily:上小学的时候,总有一些孩子觉得自己挺酷,当老大,去打架。他们初中开始跟社会上的人有来往,最后就不念书了,变为了混混……所以,孩子小时候的教育太重要了……
@吃饱了:简单粗暴的教育培养出简单粗暴的孩子。
@小蜗牛的日记:现在有很多留守儿童,还有很多父母上班忙而疏于管教、陪伴的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走向暴戾。
@辛子:1、父母和孩子应有良好的沟通,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他坚实的后盾;2、孩子无论求助父母或者求助学校,都应该被重视,大人要想办法帮助其疏解矛盾;3、拒绝棍棒教育、语言暴力,在此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要么充满戾气,欺负弱小,要么软弱,不懂得反抗。
资料图
漠视校园暴力的老师和家长 该换换思维了
@盖勒比:应该从小防治,比如在小学一年级欺负同学的,就得认真处罚,而不能因为年纪小就不管不罚。
@CDYLucas:法律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罚太轻。未成年人遭同龄人殴打威胁,远比遭遇偷窃诈骗带给受害人的伤害严重得多,童年的阴影多少钱都弥补不了,而且可能会伴随一生。强烈要求对未成年犯罪加大处罚力度,否则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差太多的高先生:小时候老师总会说一句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为什么打你不打别人?当时看起来这话好像没什么问题,甚至你可能会觉得是不是真的自己有什么问题?可事实是,那就是一些家长或老师用来逃避责任、贪图省事的借口。真的需要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换换思维了。
@GuGu_Yuan:校园暴力,不是孩子不说,是很多时候说了也没人管。
资料图
只要有人肯帮助受害者 恶人就不敢太猖狂
@这儿有一幢老房子:在校园霸凌面前,孩子们要学会自救。想想看,如果你身边的人厌恶你、欺负你,孩子最先怀疑的其实可能是自己:我真的不好吗?我真的做错了吗?然后在被欺凌的过程中加深这种认识……孩子长期处于这种恐惧和不断否定自己的状态中,才是最可怕的。
@请叫我福尔摩人:即使受到欺凌,也不能放弃、不要绝望,多多努力,终有成功逃离的一天。
@龙昀昊:我小时候也是经常被同学欺负,但我从来不会憋在心里不说,每次被欺负我都会及时告诉老师和父母。这不是弱者的表现,恰恰相反,这正是强者的智慧。
@小皇帝乐邦23:我要让我闺女从小锻炼,报个跆拳道班,好好练练,这样谁敢惹她!最起码不会受欺负。
@桃尔包:我教育我的小孩在学校不要惹是生非,不要先动手打人;但如果被欺负,一定要用最大力气还回去。
@思之朱:我中学时候,看到班上有同学被欺负,会去跟她交朋友。只要有一个人肯帮,恶人就不敢太猖狂。
读特热评
少一些相互指责 承担好各自责任
青少年时期的荷尔蒙冲动下,校园暴力事件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难解之题。家长必须要做的,是教会孩子遇到这种事情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与处理。学校的责任,不仅限于发现校园欺凌事件后及时行动和举报,更要开展反校园欺凌教育,教会孩子应对的方法。
目前,很多学校在反对校园欺凌的问题上,与家庭、社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联系与互动,有时甚至在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家长与学校互相指责、推卸责任。“校园反欺凌法”呼之欲出,除了施暴者,家长和学校在此类事件中的责任也需要明确。
编辑 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