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华街道:这支巾帼服务队不简单,致敬最美“她”力量

龙岗融媒
2021-06-22 16:41
摘要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在吉华街道,这些年活跃着一支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好家风”巾帼志愿服务队。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在吉华街道,这些年活跃着一支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好家风”巾帼志愿服务队。“这支2018年成立的巾帼服务队伍,一来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根据需求开展各类家风家训传播志愿服务;二来激发了部分留守妇女的生活热情,共同参与家园建设。”吉华街道妇联副主席陈瑜说。在吉华街道妇联的组织策划下,好家风巾帼志愿服务队不定期开展各类宣传、慰问、送服务等活动,已成为吉华志愿服务里的一张“文明名片”。

她们是博古通今的家风传承人

今年好家风巾帼志愿服务队里传来了好消息,看着放在办公室里那面2019-2020年度“深圳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铁制牌匾,陈瑜感到内心十分激动,这个荣誉,是她亲手从市妇联领导手中接回来的,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深圳市民对好家风巾帼志愿服务队的肯定,同时也让她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如何更好地强化服务,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服务队的服务范围再扩大,发挥志愿者们的优势服务好市民,是她来到妇联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志愿者讲述家风故事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吉华街道深谙此理,于2018年8月在吉华街道妇联牵头下成立、打造了这支由退休女教师、家庭妇女、甘李学校师生、党员志愿者等70余人组成的“好家风”巾帼志愿服务队,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向前来甘坑客家小镇的游客提供公益讲解服务,从而推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客家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已向100多万人次小镇游客提供公益讲解服务。

△志愿者讲述家风故事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该街道还以甘坑客家小镇炮楼为阵地,新开辟红色文化线路,培养“好家风”巾帼志愿者学党史讲党史,向游客介绍甘坑炮楼见证的战争岁月、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甘坑党委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等故事,带领游客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

铿锵玫瑰社会管理治理一线展风采

“员工口罩每天都戴着吗?”“体温每天都有登记吗?”“有什么我们能帮忙的?”去年疫情期间,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每天跟随街道工作人员深入企业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询问企业生产难处。为助力企业加快复工步伐,队员们不仅当起“宣讲员”,也当起“服务员”。“流水线上那些专业的工作我们是外行,但员工复工后的住宿问题、防护事项、体温检测、环境消毒等,我们力所能及!”吉华街道巾帼志愿服务队发起人之一欧静说。

△精神抖擞的志愿者们

女子本弱,抗疫则刚,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她们用女性特有的细心、爱心和耐心,书写着坚定、坚持、坚守的责任与担当,用柔情和刚毅守护每一扇窗后的万家灯火。据介绍,去年疫情期间,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还纷纷为被隔离的“楚友”开展代购服务,并来到各个出行路口,值班卡点检查登记过往人员,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一份“她”力量。

△志愿者参与环境品质提升行动

欧静表示,疫情防控是巾帼志愿者开始探索参与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缩影,这些年,巾帼志愿服务在内容上不断拓展,由最初的开展公益讲解服务到积极参与辖区环境卫生整治、弱势群体帮扶、纠纷调解,又延伸到疫情防控、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宣传等各方面,好家风巾帼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为社会提供将近5万个志愿时服务,有6名志愿者被评为深圳市5星级义工,让妇联组织在党的建设中找到了位置、体现了价值,推进了妇女工作与街道重点工作的有机融合。

编辑  詹珊珊 审核 刘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