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双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如何勇担使命,不负韶华?代表委员们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要只争朝夕,开足马力,抓住“双区驱动”机遇,擦亮特区金字招牌,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上勇当尖兵、先行示范。
让深圳成为知名科研院所落地高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首选城市
在市政协委员李毅看来,深圳必须时时不忘“特区精神”的初心,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创造,承担起时代使命与历史选择。李毅表示,经济体系“市场化”贯穿于深圳40年发展的全过程,深圳创新的基因也隐藏在“市场化”进程中。因此,要将创新从科研活动转变为经济活动,让资源配置和政策制定都围绕市场主体进行,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成为创新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科研成为创新的配合环节,极大提高创新投入产出的效率。
“要让深圳成为全国全球科研院所落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首选城市!”市政协委员黄荔建议,深圳要重点发展实验室经济,由企业作为实验室经济的主体,创投等产业资本为企业提供资金以及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大学、科研院所将技术嫁接到企业需求上,最终以产业需求为牵引,以技术与人才为核心,以股权投资为纽带,构建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通过以基础设施促进应用发展,以应用拉动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技术、产品与应用深度融合。
继续当好中国改革开放“先行者”
从“经济特区”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要继续当好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为我国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探路,这是采访中许多代表委员共同的观点。
市人大代表李继朝说,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直接融资比重一直偏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作为创新城市,深圳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个重要任务就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他建议,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创投基金,并利用特区立法权制定相关管理条例,对基金出资人、基金结构化设计、基金管理、基金管理人责任作出具体法律规范。
“金融活,经济才活!”市政协委员陈志列建议,在深圳建立数字货币离岸中心的“试验田”。全力打造数字金融高地,加大在数字货币应用方面的研究,争取率先建立数字货币的离岸中心。充分利用深圳市场化程度高、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强等优势,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数字货币创新应用研究,在数字货币国际化方面先行先试,实现深圳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国率先设立深圳调解院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的先行先试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今天就应该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各方面全面推进。”市人大代表杨瑞说,特别是要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率先破题,为全国推动新一轮高标准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样板和示范。
市政协委员张斌建议,以特区立法权为抓手,在社区治理、社会治理相关领域进行探索式超前立法,为国家层面的立法探索经验。此外,在全国率先设立深圳调解院,确立其司法调解的效力,并将其工作与深圳市各级法院、深圳国际仲裁院对接,负责统筹全市的调解工作,以深圳调解院的建设,促进深圳司法调解乃至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