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报联盟采风行丨大口岸格局助力深圳迈步全球标杆城市
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19-09-24 12:32

深圳从口岸走向世界,世界在口岸认识深圳。

作为“国际视野下的湾区新起点”全球商报联盟媒体高层采风行报道内容之一,深圳口岸的发展,深受海内外媒体关注。

记者从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以下简称“深圳市口岸办”)获悉,多年来,深圳口岸为香港和内地居民及全球游客往来提供高效便利、文明和谐的通关服务,显著增强了两地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认同感。

站在新一轮重要发展节点,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大口岸管理服务机构,深圳市口岸办积极探索口岸运行创新路径,拓展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深圳口岸工作新思路,酝酿变革寻求突破,力争建设成全国口岸的“先行示范”,为国家口岸事业的发展树立标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助力深圳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粤港高速连通:高铁西九龙站口岸成功运营一周年

9月23日,全国首个客运高铁口岸--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正式开放运营满一周年。据统计,一年来口岸累计进出境旅客1700万人,进出境列车6.7万列。进入2019年以来日均进出境旅客5.6万人次,峰值突破10万人次。

便捷高效的西九龙站口岸,以及密集的高铁班车,每天都在运送着内地、香港居民以及全球各地的友人,来自科技、金融、文化、商贸、教育等各行各业高端人士在这里进入中国内地及走向世界,实现合作发展。

据了解,广深港高铁香港西九龙站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高铁车站之一。据深圳市口岸办介绍,西九龙站口岸运营以来总体平稳有序,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首先,旅客通关量持续、快速、平稳增长。今年3月27日,高铁旅客通关人数突破1000万,迅速迈入“千万级”通关口岸行列。今年7月10日起,国内铁路实施新运行图,内地与香港联通的长途高铁列车增加到17对,内地停靠高铁车站由增至58个。

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受访旅客对西九龙站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为86.74分,近96%以上的旅客对过关环节效率的评价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

西九龙站口岸设在香港腹地,内地口岸部门与香港口岸部门比肩而邻,仅一线之隔,同处一地开展工作。全新的工作环境和运行模式,需要双方共同解决新问题,共同探索建立更加密切、高效的合作机制。口岸开通以来,深港双方建立运行管理协商联络小组会议机制,派驻单位与香港政府部门、港铁公司等达成务实有效的合作,定期商讨解决西九龙站口岸运行管理中的疑难问题,在工作中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

长途旅客数量众多、瞬时客流量大、旅客通关乘车时间有限是西九龙站口岸通关旅客的特点。深圳市口岸办有针对性地协调口岸各派驻单位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力推进“标杆打造行动”。

口岸边检创新自助查验模式,从人性化服务入手,创新通关服务举措,研创了国内首条中国公民“E家行”专用通道。同时,深圳市口岸办协调香港相关部门,为西九龙边检站在预留通道上新增了40条自助查验通道,大大提升旅客通关效率。

协调海关打造“智慧旅检”监管模式,开展“智慧旅检”建设工作,2019年6月西九龙站海关“智慧旅检”人脸识别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地位举足轻重:深圳大口岸格局全球独一无二

深圳是一座典型的口岸城市。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深圳口岸具有明显的“三多三大”特征。

口岸类型多。公路、海港、空港、铁路口岸一应俱全。总体而言,深圳已经形成海、陆、空、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口岸格局。这在国内甚至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

口岸数量多。目前深圳已经有15个一类口岸,随着莲塘口岸开通,前海等新口岸的规划建设,口岸总数还将继续增长。深圳的口岸数量之多,在国内同类城市中高居榜首。

口岸查验模式和交通接驳方式多。既有传统的“两地两检”口岸,也有全国首创的“一地两检”口岸;既有通过汽车、轮船、飞机、高铁等各种交通工具连接的口岸,也有以人行通道对接的深港口岸。

通关流量大。2018年,经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总量达到2.52亿人次,车辆超过1510万辆次,分别占国内出入境总量的48%和46%;今年1-7月,口岸日均旅客流量已超过70万人次,高峰期日通关量已超过100万人次。2018年海港口岸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74万标准箱,全年经深圳口岸监管的货运量8.5亿吨。深圳口岸通关流量在国内位居首位和前列,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一组数据,彰显出深圳对广东和国内经济的带动作用,而口岸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可谓至关重要。

统计显示,深圳外贸出口总量持续增长。2018年经深圳口岸进出口的贸易总量达到6.78万亿元人民币(以下货币单位均为人民币),占国内进出口货值近四分之一。深圳市进出口总值为3万亿元,同比增长7%,规模仅次于上海,继续居内地大中城市第2位。其中出口1.63万亿元,出口规模连续26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进口1.37万亿元,进口规模为内地大中城市第3位。

深圳口岸不仅是深圳市的口岸,更是国家的口岸。四十多年来,深圳口岸为国家口岸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经验,同时为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推动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多重优势叠加:口岸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实施;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

从大湾区整体格局来看,深圳口岸的发展更具有独特优势。首先是毗邻香港的地域优势。口岸对外开放、连通世界,深圳口岸特别是公路和铁路口岸,主要是连通内地与香港,通过香港连通世界。香港与内地的紧密联系与交流往来,不仅带来了口岸巨大的客流、物流,带来了香港和世界的先进经验理念,同时形成了深圳口岸的发展独特的地域优势。

其次,全方位开放的规模优势。深圳的15个对外开放口岸类型多样,不仅有分布在深港边界一线的公路、铁路口岸,还有一流的海港和空港运营商提供优质的国际化码头、机场服务。规模庞大的深港跨境基础设施,为深港两地的经贸互动、人员往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口岸整体能级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深圳口岸还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等。

编辑 黄小菊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