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狮早已苏醒!冯少协新作《中国,崛起!》展出,献礼建党百年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竹
2021-02-24 15:56
摘要

2月24日,广东画院副院长冯少协的油画新作《中国,崛起!》在广东画院美术馆正式展出。

2月24日,广东画院副院长冯少协的油画新作《中国,崛起!》在广东画院美术馆正式展出。冯少协向记者介绍,这张新作历时近两个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自己以‘狮子’为主体形象进行创作,想要表达的是:那曾经满身伤痕的睡狮早已苏醒,并巍然䇄立在世界的东方。

油画《中国,崛起!》(受访者供图)

油画中,雄狮迎风凝视远方,浓密的鬓毛在海风中迎风竖立,脸上的伤疤清晰可见,纵然背后乌云压顶、海啸汹涌,但雄狮的眼睛依然澄澈透亮、坚定冷静。

冯少协坦言,狮子的眼神是整张画的灵魂所在,与过去艺术中的狮子形象不同,自己想表现狮子已经醒来,关键在于“醒”,透过眼神,人们能看到它的坚定冷静和高度警惕。狮子迎风竖立的鬓毛,展现了它的英勇无畏;脸上和身上的伤疤则象征着中华民族经历数千年、尤其是近代百年的苦难与风雨。“伤疤就是在提醒我们勿忘国耻,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说到创作的灵感,冯少协透露,自己在开车回家的途中,偶然听到车载电台里播放的经典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这首歌曲澎湃激昂,歌词‘这睡狮渐已醒’激起了我的创作灵感。回到家后,我翻看大量资料,经过反复揣摩,最后确定以雄狮凝视风云变幻的海面为基本构图。”

创作过程(受访者供图)

冯少协表示,油画中海面的航空母舰是自己特意加上去的,与自己另外一幅画作《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中的口罩一样,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近代以来,西方列强驾驶坚船利炮从海上呼啸而来。鸦片战争的滚滚硝烟,将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基于这一时代背景,画作基调偏暗。

“我希望以创作油画《中国,崛起!》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献礼建党100周年,同时也表达对世界和平发展、远离战火威胁的良好愿望。” 冯少协如是说。

人物介绍:

冯少协,1964年出生于广东普宁。现任广东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200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关注中国文化市场——冯少协艺术作品展”。200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东的鸽子——冯少协油画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冯少协油画展”。2007年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疏影暗香——陈履生、冯少协水墨油彩梅花展”。2009—2011年先后在英国皇家歌剧艺术博物馆、香港大会堂、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安徽合肥赖少其美术馆举办“百年广州——冯少协油画展”。2015—2018年先后在广州艺术博物院、泰国国家美术馆、马来西亚马六甲朵云轩艺术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东盟总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澳门旅游塔会展中心、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国家博物馆、俄罗斯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甘肃省博物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冯少协油画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型美展并获奖。

编辑 董雯静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范锦桦 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