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剂科兴疫苗19日抵港,两男确诊前四处拜年,“拜年群组”要爆发?

香港商报
2021-02-18 10:56
摘要

香港17日新增16例确诊病例,是连续3天回落至“个位数”后,于长假后回升至“双位数”。当中12例属本地病例,10例为源头不明病例。

科兴首批100万剂疫苗将于19日抵港;复星疫苗“复必泰”亦预期下周到港。负责统筹疫苗接种工作的香港公务员事务局长聂德权表示,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预计疫苗抵港后约一星期内,就可逐步展开在不同场地的接种工作。

香港17日新增16例确诊病例,是连续3天回落至“个位数”后,于长假后回升至“双位数”。当中12例属本地病例,10例为源头不明病例。

确诊男四处拜年

逾40名亲友须检疫

摄影:崔俊良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16例新增病例包括5女11男,年龄由29至72岁。患者中多人发病后仍拜年,根据资料,确诊的34岁无业男子居住红磡维港.星岸2座,他年初二病发后,年初三仍继续到多处拜年,包括曾到访元朗葡萄园,连累40多名亲友要检疫。葵涌消防局有爆发,累计3人染疫,全局须要强检。另有2名厨师和2名地盘工友确诊。

另一确诊病例的36岁男子,居于黄大仙安利大厦,2月13日发病。他在12日至14日曾到于黄大仙及马鞍山4个地点拜年,分别为竹园北邨柏园楼、竹园南邨富园楼、帝峯豪苑,以及迎海第1期2座。同时他在2月14日也到过深水埗的青山道62D号地下雪山冰厅用膳。

张竹君坦言,两人均在发病期去拜年,未知会否出现群组。由于当时有约40至50人在场,加上发病前两日为传播期,相信他们也没有戴口罩,故所有人士都列为密切接触者要入住检疫中心。

另外,1名29岁由巴基斯坦抵港的男子,其样本被验出N501Y变种病毒基因,连同早前2例病例,目前本港累计发现38人证实带有变种基因病毒,当中26人属英国、2人属南非,1例属巴西变种病毒,其余9人暂未能分类。

香港今起放宽社交距离措施

本港今日起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体育处所、美容院、健身中心、公众娱乐场所、游乐场所等可以重开;食肆堂食延长至晚上10时,每枱最多4人。政府重申,获放宽营业限制的餐饮及部分表列处所,需符合登记顾客数据及定期检测的要求,包括要求顾客扫瞄“安心出行”二维码,以及安排员工下星期三前接受检测。

百万剂科兴疫苗19日抵港

最快下周开始接种

科兴首批100万剂疫苗将于本周五(19日)抵港;复星疫苗 “复必泰” 亦预期下周到港,当局预计疫苗接种计划最快可在下月初展开。本港的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亦建议,认可使用科兴疫苗。

本港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召集人刘泽星指科兴疫苗有效率不止五成,认为长者可安全接种。

据商业电台17日报道,负责统筹疫苗接种工作的公务员事务局长聂德权表示,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当局将会提供4个接种途径,包括在全港18区、每区最少设立1个疫苗接种中心、医管局门诊、私家医院及诊所。当局亦会安排外展队到安老院舍,为院友及员工接种疫苗。

他指,长者、医护人员、安老及残疾人士院舍的院友及职员、对本港日常必要运作重要的人,例如跨境运输、口岸人员,以及公私营机构的前线抗疫人员等,都属优先接种群组。当局一直与疫苗供货商紧密联系,视乎疫苗到港的时间及数量,预计疫苗抵港后约一星期内,就可逐步展开在不同场地的接种工作。

聂德权相信,将来有接种及无接种疫苗,在防疫工作上一定会有分别,例如日后的安老院舍探访安排、病毒检测、进入场所或进行不同活动等,相信专家会根据科学证据及数据,向政府提出建议,但强调是否接种疫苗属个人决定。

长者同行人士可一同优先接种

据本地传媒17日报道,有与会医生透露,接种市民须网上预约,邮局及屋邨办事处亦会协助登记,不接受即场接种(walk-in);60岁或以上长者属优先接种群组之一,同行的最多两名照顾者可同时接种,但不适用于未满16岁的青少年及儿童。

有关接种纪录会上载“医健通”平台,市民亦会获发一张印有QR code的针卡。

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表示,陪同者接种疫苗是否涉及“打尖”要视乎疫苗供应量,如数目足够,“从便利市民角度看,没有问题”;若不足,则“问题大点”。

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指,类似策略在流感疫苗接种计划亦很常见,一方面可以提升接种率,另一方面协助家庭达至群体免疫。

被问到科兴疫苗会否不适合长者接种,他在电台节目表示,疫苗没有年龄之分,不会有疫苗只适合个别的年龄层,但政府必须为市民提供选择,将疫苗的数据公开、透明地发表,举例科兴疫苗的有效率相对较低,但副作用风险较少,相反BioNTech疫苗的有效率最高,副作用亦相对明显。

港府申10亿设疫苗保障基金

最高可赔250万

政府向立法会财委会申请10亿元拨款,为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异常情况,设立保障基金。财委会将会在下周五(26日)审议。

据悉,政府初步建议,每名与疫苗或接种相关的严重异常事件死亡病例,40岁以下病例的保障额为250万元,40岁或以上死者的保障额为200万元;而对于每名受伤病例,40岁以下人士的保障额为300万元,40岁或以上人士的保障额为250万元。申索期限是接种最后一剂疫苗的两年之内。

【商报时评】

疫苗接种愈快愈多愈好

由内地提供的科兴疫苗,最快19日将有100万剂运抵,至于复星的复必泰(BioNTech)疫苗,消息指亦料下周到来。等了又等,香港终可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无疑是新春佳节的又一喜事;接下来的关键,乃如何打好针,包括争取尽快开打及愈多人打,好使香港早日实现群体免疫,完全走出疫困。

全球多地已密锣紧鼓推展疫苗接种,对比之下香港进度肯定嫌迟;然而,受惠国产疫苗,本地接种工作时间上已可望提前,更不排除在数量上会后发先至。世贸总干事日前警告,不能奉行“疫苗民族主义”;就连欧盟与刚脱欧的英国,都在疫苗出口上唇枪舌剑,正好凸显相关问题的严重性。由国家向港提供国产疫苗,正让我们突破上述供应樽颈。查目前每日每百人口疫苗接种剂次最多的首十个国家,依次即以色列、塞尔维亚、阿联酋、智利、英国、美国、马耳他、巴林、土耳其、瑞士,当中多达五个皆有广泛使用国产的科兴或国药疫苗,充分反映国产疫苗如何有利加快疫苗接种。事实上,在美、英两国自己一马当先、分别累计接种了逾千万剂次之际,其余德、法等国却仅接种了数百万剂次,而荷比卢及北欧等小国更只接种了数十万剂次,另日本也迟至17日才开始接种,韩国则尚无时间表,至于澳、纽虽料下周可望开展,但获分配到手的疫苗仅得十多万剂……凡此种种发达国家的接种进度差强人意,除了关系各地政府的工作效率,更主要是受困疫苗供应受碍而巧妇难为无米炊。科兴19日付运香港100万剂疫苗,无疑是一大快援强援,为我们尽早接种及尽多接种提供更佳条件。

疫苗到手之后,就要确保注入手臂。为了迎接疫苗到来,港府早已做好准备工夫,由疫苗接种中心的选址,到工作人员及现场流程的安排,以至什么人可以优先接种、如何进行登记分流等,堪称万事俱备,只欠疫苗东风。不必讳言,疫苗接种的最大阻力,乃是市民对此的不信任,尤其有人进行政治化抹黑误导;惟随着全球各地愈来愈多人已接种疫苗,大量实证已充分说明,关于严重副作用的忧虑既是毫无必要,在逾亿剂次里出现重大问题的病例寥寥无几,而疫苗的正面功能更是毋庸置疑──就以美英两个早前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为例,上月中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分别高约廿万人和三四万人,但受惠疫苗接种者增多,短短一个月后两个数字已分别大降到五六万人和少于一万人;纵然严厉的封城措施肯定应记一功,但较诸此前几次封城,今轮疫情回落之快无疑是疫苗居功至伟。科兴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已获得香港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一致肯定,认为效益比可能出现的风险高,而保护率也达到世卫要求,故市民绝对可以放心兼踊跃接种。

在国际疫苗接种的成功经验面前,香港实不应该继续踌躇不前、自甘原地踏步,特别是受制于政治化的为反而反迷思。一日不打好疫苗,香港一日均难实现群体免疫,整体经济社会运作也难恢复正常。说到底,疫苗接种必然愈快愈多愈好,难道有疫苗不打才是对自己好、对亲友好、对香港好?(香港商报评论员  李明生)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王雯 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