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上海1937》:看完这本书会更懂电影《八佰》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2021-01-19 15:22

一寸山河一寸血!2020年电影《八佰》火爆,让淞沪会战惨烈的硝烟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电影描述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是以淞沪会战为背景的一场殊死战斗。然而,“八百壮士”的事迹仅仅是淞沪会战一个令人感动的瞬间。

从1937年8月13日到11月,在上海,100万中国士兵和日本士兵在此进行了惨烈的城市战斗。在这场历时3个月的残酷战斗中,多达30万人丧生,其中包括当时中国最好的军队——德械师。

淞沪战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军人以勇敢无畏的精神与日军陆海空体系展开殊死搏斗,涌现出了以坚守宝山的姚子青营与四行仓库“孤军营”为代表的一大批群体。正是由于这些军人的坚守和牺牲,才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法新社记者何铭生,在东亚地区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二十多年,其中在中国就长达11年,曾遍访大批中国的抗战老兵。有感于在成百上千种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文书单中,几乎看不到描写淞沪会战这场重要战役的著作。于是,他广泛收集资料,完成了《上海1937:法新社记者眼中的淞沪会战》一书。

这本书记录的是一场不能被忘却的战役,一个外国记者带我们重温那段悲壮的历史,既纠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中心”说,也填补了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空白。

在欧美人眼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9年9月1日,当天,纳粹德国突袭波兰,英法等国随后对德国宣战。然而,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此时中日开战已8年多,战火燃遍了半个中国。近年来世界上有一些历史学家开始纠正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中心说”的观点,东方战场,尤其是中国战场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和主要的战场之一,但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英文作品依然非常稀少,这也是本书作者何铭生的感叹,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改变这一现状。

有书评人认为,这本书的特点是它的全面,采用中方、日方和上海租界三个视点交错的方式,叙述了淞沪会战的起因、蒋介石的决策、中国军队的主动出击、战事胶着、上海沦陷的过程。连书中选用的照片,也同时反映了交战双方的作战历程和上海居民的生活状态,分别选自美国的国家地理图书馆等地方的馆藏、日本《读卖新闻》资料库和作者自己的收藏等。书中除了采用中日参战者的叙述、事发时的新闻外,还有许多外籍人士的回忆,这一点上比许多中文研究作品丰富。

《上海1937:法新社记者眼中的淞沪会战》

(丹)何铭生 著 田颖慧 冯向晖 译

金城出版社

2021年1月出版

编辑 庄思嘉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