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业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新闻富矿,然而,这块领地的挖掘、争占并非易事,因为人大工作的法律性、程序性、规范性非常强,没有摸清这些“特性”的记者难以进入,报道中表述失当和犯政治性差错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初涉记者往往对人大报道信心不足,有的视为畏途。
最近,笔者作为评委,为某报业集团招聘记者考试评卷。试卷中有一道挑错题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XXX 调研北方汽车基地,省人大主任XXX陪同调研。”令笔者惊讶的是,所有应试者中,无论是博士生、硕士生还是本科生,还是已经工作多年的记者编辑,竟无一人答对,于是萌生撰写此文的想法。
笔者曾负责人大新闻报道十多年,其间有失误,有教训,也积累了些许经验。本文聚纳媒体上的一些常见差错,结合自己的报道得失、学习体会,分析原因,找出正解,以求准确无误地报道人大新闻。
一、常用而易混淆的用语
1.人大主任与人大常委会主任
例:【本报讯】昨天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我市贯彻实施养犬管理条例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市人大主任XXX主持会议。
导语中“市人大主任”的表述是错误的,应该改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分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级人大代表大会不设主任。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设主任。可见,“人大主任”这一说法,如果指人民代表大会的职务,则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人大常委会主任”。
2.人大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
例:【本报讯】昨天市人大会审议了关于前海立法的相关事宜,会议认为……
这里的“人大会”的使用是错误的,应改为“人大常委会会议”。
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系统中,作为机构来说,有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作为机构的会议来说,有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人大常委会会议。“人大会”一词,既不能够正确表达作为机构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的含义,又不能规范地表达作为会议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含义。可见,“人大会”的说法概念模糊,不知所指。
准确的说法应当是,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如果是指会议,则应表达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或者简称人大常委会会议。
3.人大代表与人民代表
例:【本报讯】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昨天下午举行。会前许多代表纷纷到议案建议组提交建议。身为人民代表,XXX激动地对记者表示……
导语中的“人民代表”的表述是错误的,应该改为“人大代表”。
《人大规范用语探析》一书对此分析认为,称人大代表为人民代表,混淆了人大代表与人民代表的概念,所谓人大代表是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简称,所谓人民代表则是指普通人民群众代表,是一定范围内人民群众某方面的代言人,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同使用。[1]
4.议案与提案
例:【本报讯】昨天出席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向议案建议组联名提交了提案……
这里的“提案”是错误的,应该改为“议案”。
根据代表法的有关规定,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而提案是指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团体或个人向政治协商会议提出的经政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交付有关国家机关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可见,议案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种公文,而提案则是政治协商会议的一种公文,不能张冠李戴。
5.议案和建议
例:【本报讯】昨天是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报到日,10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强垃圾分类立法的建议。
稿件中的“建议”用词是错误的,应该改用“议案”。
议案和建议是人大工作中的常用名词,但明显不同。首先内容属性上有区别。议案所涉及的问题必须是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重大事项,比如立法等;而建议则属于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往往由“一府两院”具体落实。
法定单位和人数上也有区别。议案须由人大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本级的“一府两院”或是达到法定人数的代表提出;而建议则是人大代表个人或团体联合提出。
6.参政议政与当政议政
例:【本报讯】在昨天举行的市人大代表工作理论研讨会上,58位市人大代表热烈讨论,交流参政议政经验。
导语中,“参政议政”的提法是错误的,改为“当政议政”较为合适。2007年 9月3日,惠州人大信息网有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交流当政议政经验做法》,用了“当政议政”的表述。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各级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参政议政是其主要职能之一。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所谓参政议政是指各级政协“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而各级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履行人大代表职权不只是参政,还要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不只是议政,还要通过集体行使职权,决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务。可见,说人民代表大会参政议政,是对人大法律地位和人大职权的一种误解,还混淆了人大与政协的区别,所以“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当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
7.联名与连名
例:【本报讯】昨天上午,15名市人大代表连名提交了关于加强深圳湾污染治理的建议。
这里的“连名”是错误的,应该改为“联名”。
按照汉语解释,连名和联名都是指几个人在同一文书上联合签名,以示共同负责。但是,地方组织法在有关事项的表述有明确规定,在表述中用的是“联名”,而非“连名”:人大代表在行使提议案权、选举权、质询权、罢免权等权力时,可以联名,即联合提名的意思。所以,“代表连名”的提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当是“代表联名”。
8.审议和审查
例: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开幕、闭幕两次印发《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提到“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均使用了“审议”一词,与大会议程就此项议案“审查批准”的提法不一致。经新华社报道组向国务院研究室提出后,研究室领导同志和大会秘书处授权新华社在正式播发时改正为“审查”。[2]
审议和审查虽然都有审核的意思,但审查重在查,也就是检查核对是否正确、是否妥当,对错误和不当之处必须指出和纠正,不能“查而不定”;而审议就是议论、讨论、分析、说明,可以议而不决。
事实上,组织法有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及执行情况的报告。这项法律规定在表述中就是用了“审查”二字。
9.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
例:【本报讯】昨天,市人大常委会多名委员在调研司法所时表示,必须按照以法治国的方针,狠抓司法建设。
文中“以法治国”是错误的,应该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混用的现象时有所见,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意义却相去甚远。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见是“依法治国”而不是“以法治国”。再者,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的本质有区别。首先,两者的国家定位不同,依法治国是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国策。其次,两者与国家机关的关系不同,在依法治国的状态下,国家机关把法律当作目的,法律是权威。而在“以法治国”的状态下,国家机关把法律当作手段和工具。所以“以法治国”在上文中的表述是错误的。
二、人大新闻报道容易出错的原因
人大新闻报道中极易出现差错,除了上面列举的,还有很多。出错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萌芽于土地革命时期,草创于解放战争时期,正式建立于1954年,中断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恢复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闻媒体对其熟悉的程度无法与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相比,需要一个认识和了解的过程。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繁复,程序性、规范性强,它与宪法、法律密切相关,如果学习不到位,不要说新闻记者和编辑,就是党政机关乃至司法机关人员都不敢在表述上掉以轻心。一些调动、“转行”到人大机关工作的政府官员,在大庭广众发表人大相关工作的讲话时也都曾闹出笑话。
第三,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较少,媒体人员并非都熟悉,人民群众知之更少。据说,有的地方电台和电视台在宣传人大时,把人大看作是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当地领导人的排序是党委书记 →政府市长 →政协主席 →人大常委会主任。这样排序错得十分离谱。
三、防止人大新闻报道差错之策
人大用语上的种种错误和不当,反映出媒体记者业务上不专业,采访上不深入,学习上不用功,影响媒体机构的形象。政治性差错是宣传报道所不允许的,必须予以防止。
防止报道差错有以下几种方法:
1.送审。这是避免差错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人大机关一般都有对接新闻记者的工作人员,记者可以主动把稿件交给工作人员提修改意见。也可由相关人员呈常委会办公厅负责人或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审改。审改后的稿件,就可以放心使用。
2.请教。送审的缺点是环节长,耗时间。如果不想送审,那么在采访、写作中就要注意请教人大的有关人员。没有了疑点,写起来就会顺当,不会有拦路虎,也不会隐藏“地雷”。
3.学习。如前所述,人大工作法律性、程序性、规范性十分强,为此必须学习宪法法律,学习人大工作的程序。特别是宪法和法律,内容十分丰富。立法法、监督法、代表法、组织法等法律必须熟识。学多学透学懂了,差错就可以避免了。
(作者方兴业系深圳特区报记者)
参考文献:
[1] 张洪明,王波,王云奇.人大规范用语探析[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2]广播产业研究.新华社总结整理:新闻报道的常见差错及处理[EB/OL].http://ibi.cuc.edu.cn/2019/0319/c4118a120156/page.htm.
编辑 黄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