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2020·战疫 | 生命至上,万众一心抗大疫
深圳特区报
2020-12-25 16:35



 逆风破浪迎挑战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2020年,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带领我们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回眸不平凡的202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取得了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大疫面前见大义。

生命至上,天下一家。大疫面前,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中国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并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大道不孤,大爱无疆"的理念得到充分彰显。

为人民而战,靠人民而胜。大疫面前,"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皆是"战袍",环卫装、快递服、安全帽下都是"战士"。无数个"我"组成"我们",无数个"小家"组成"大家",14亿中国人民识大体、顾大局,集聚起团结如一人的强大合力,书写了气势磅礴的战疫篇章。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从庚子战疫洗礼中走来的中国,在伟大抗疫精神感召下奋进的中国,定能经受住一次次压力测试,定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破浪2020

抗疫斗争铸就伟大抗疫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上下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打响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重庆市第十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2月21日,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医疗队队员在前往登机口途中与前来送别的人员击掌,互相加油打气。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中国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坚持中西医结合,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最大程度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

——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面对生死考验,面对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广大人民群众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

——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

——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

3月3日,在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南宁车务段青年突击队队员和工作人员搬运支援湖北的物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破浪2020

把最高礼遇献给最可爱的人

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

钟南山,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张伯礼,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张定宇,作为渐冻症患者,疫情期间仍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救死扶伤。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陈薇,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这场表彰大会是对抗疫功臣们的隆重"加冕",更是以国家仪式告诉全社会——国家和人民从来就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而奋不顾身的"逆行者"、承担者,要把最高礼遇献给最可爱的人。

2月12日,医务人员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前竖起拇指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劲。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3月10日,在武汉武昌方舱医院休舱仪式上,医护人员集体欢呼。当日,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破浪2020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

诠释“中国速度”

为了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约4万名建设者从八方赶来,仅用10天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仅用12天建成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短短10多天建成16座方舱医院,共有1.4万余张床位,有力保障了湖北省和武汉市救治,极大缓解了重灾区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压力,生动诠释了"中国速度"。

1月24日,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大型机械加紧施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1月30日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破浪2020

务实管用"中国策"

继武汉战疫后,黑龙江哈尔滨、吉林舒兰、北京新发地等地接续暴发零星散发疫情甚至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我国从容应对疫情,彰显出战疫"中国策"的务实管用。

1

"全员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大门,为打赢"歼灭战"争取到最为宝贵的时间窗口。

2

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切断"行动的传染源",是治本之策。

——Meow

3

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之举。

——Meow

4

"科技之盾"筑起坚强堡垒。截至12月2日,我国有15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5款疫苗进入III期临床试验。新冠疫苗的研发处于全球第一方阵。日前,国家卫健委透露,我国依法依规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经开展了近百万人次的疫苗紧急接种。



中国抗疫历程

1

迅即应对突发疫情

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1月19日

湖北省武汉市监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国第一时间报告疫情,迅速采取行动,开展病因学和流行病学调查,阻断疫情蔓延。武汉地区出现局部社区传播和聚集性病例,其他地区开始出现武汉关联确诊病例,中国全面展开疫情防控。

2

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1月20日至2月20日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快速增加,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中国坚决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全面打响。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全国疫情防控正式展开,疫情蔓延势头初步遏制。

2月20日,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两位医护人员按照标准流程为即将进入病区的同事穿戴防护服。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3

本土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

2月21日至3月17日

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均得到遏制,全国除湖北省以外疫情形势总体平稳,3月中旬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中共中央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复工复产重大决策。

2月24日,在武汉市江岸区一处药房外,江岸区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区网格员丰枫把为社区居民购买的药挂在身上。新华社照片。

4

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

3月18日至4月28日

武汉市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共中央把握疫情形势发展变化,确定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巩固深化国内疫情防控成效,分类推动复工复产。

这是3月15日晚拍摄的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附近高层建筑外墙打出“武汉必胜”“中国必胜”字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5

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4月29日以来

疫情积极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一小学操场检测点,工作人员对一个小朋友进行核酸检测(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数说抗疫


14亿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坚韧团结、和衷共济,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关闭离汉通道期间,武汉对全市421万户居民集中开展两轮拉网式排查,实现“存量清零”,确保没有新的潜在感染源发生。

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冲锋在前,4万多名军地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驰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数百万名医务人员战斗在全国抗疫一线。各行各业扛起责任,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勇挑重担,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等积极出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奋勇当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

在武昌方舱医院,医护人员与即将出舱的新冠肺炎治愈患者互相鼓劲(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截至5月31日,全国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624亿元。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

组织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加速推进科技研发和应用,部署启动83个应急攻关项目。按照5条技术路线开展疫苗研发。

这是4月15日拍摄的武汉雷神山医院休舱仪式。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展望


“十四五”规划建议,我国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


文字整理 李莉

实习编辑 黄嘉琳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