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2020·致远 | 迎接挑战,九天五洋敢逐梦
深圳特区报
2020-12-25 16:34

 

  无畏险阻攀高峰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开国领袖毛泽东诗作中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在2020年的中国一一变成了精彩的现实。

"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取样顺利返回,"天问一号"飞向火星一往无前,北斗导航系统成功全球组网并向全球提供服务,"奋斗者"号坐底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一系列重要科技成就,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广泛服务国计民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以科技报效祖国的奋斗结晶,也是心怀远大梦想的中国人无惧挑战、勇敢逐梦的力量展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环境中谋求科技发展,势必要遭遇更多障碍。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唯有勇往直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科技工作者不断越过一座座高山险阻,闯过一道道科研难关,取得了丰硕成果。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在奔向梦想的道路上,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

告别2020年,我国将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只要我们心怀梦想、接续奋斗,就一定能将梦想变为现实!


破浪2020

“嫦娥”带货月球“土特产”

经过23天的太空之旅后,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2月17日在完成月球自动采样后返回地球,携带1731克月球土壤样品成功在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

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破浪2020

“天眼”启动地外文明搜索

2020年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

夜色中的“中国天眼”全景。

4月28日,“天眼”正式开启地外文明搜索,寻找来自宇宙深处高智慧生命的信号。截至2020年11月,"天眼"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基于"中国天眼"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达到40余篇。

破浪2020

“天问一号”开启探测火星之旅

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正式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探测火星之旅。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图像。

截至12月14日21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44天,距离地球超过1亿公里,飞行里程约3.6亿公里,飞行状态良好。现在,天问一号正以每秒17.4公里的对地速度飞向火星,预计明年2月中旬接近火星后,实施"刹车"制动进入环火轨道,为火星着陆做准备。

破浪2020

珠穆朗玛峰新身高——8848.86米

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向世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雪面高程为8848.86米。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顶合影留念。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半年后,通过复杂的计算消除误差等一系列的工作,精确珠峰高程正式出炉。从克服困难登顶成功,到费尽千辛万苦获得一手数据,再到精确处理庞大数据量,每个重要环节都离不了科技力量,融入了最新科技成果。测量的是珠峰高度,攀登的是科技高峰。

破浪2020

北斗三号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开始向全球提供服务。

破浪2020

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站告捷

5月5日18时00分,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9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此次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进入预定轨道后将开展高速再入返回、控制、回收等关键技术试验验证,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载人深空探测奠定坚实基础。

9月6日,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破浪2020

数字技助力应对疫情

依托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追踪",大幅提高防控精准度和筛查效率;通过"5G+医疗",多学科、多专家远程为重症患者协作诊疗,提升抗疫一线医疗救治水平;智慧物流打通物资流通堵点,保障医疗防护服等抗疫物资紧急调配……

第二十二届高交会上展示的抗疫科技——AI疫情防控平台。

在疫情应对中,以腾讯会议实践、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大数据平台、思爱普基于分布式开源技术的新冠病毒密切接触者预警系统、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以及美团无人配送整体解决方案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破浪2020

“大国重器”推动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

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日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根据验收结论,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2020年6月29日,我国一座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工程--乌东德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在建设中,面临诸多世界级的水电难题,乌东德水电站的建设者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无缝大坝",突破考验,最终成就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推动了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外景图。

2020年11月2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9月28日,国家电力宣布,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完成研发。"国和一号"是我国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代表着当今世界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

破浪2020

“九章”问鼎全球最快计算机

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

光量子干涉实物图。

“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问鼎全球最快计算机,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破浪2020

“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11月19日10时09分,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国重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也是世界上首次同时将3人带到海洋最深处。


展望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文字整理 李莉

实习编辑 陈苑婷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