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单元,目前龙华区有城中村372个、居住人口超过201万,疫情防控过程中,城中村投入的管理力量最多、防控难度最大。大和村作为城中村的典型代表,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短缺,在民生领域的短板弱项具有一定代表性。对此,龙华区社会工作协会在龙华区民政局和观湖街道的指导下,以大和村为试点,紧扣城中村治理难题,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创品牌”,通过公益创投“社工支网计划”—专业社工党建引领项目,创新“党建+社工”网格包楼服务,引导社会工作者用脚步丈量大和,用专业服务居民,为大和居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努力将大和村建设为“龙华社工村”,助力龙华区城中村治理提质增效。
“社工支网计划”,为基层治理打造一支可靠、可信、可用的社工队伍。
一、坚持党建引领,紧抓城中村治理重点
2019年,在大和村建设全国第一家“社会工作行业党群服务中心”。龙华区每8名社工就有1名党员,党建基础良好,依托龙华区社会工作行业党群服务中心,把全区分散的社工机构有效凝聚起来,通过建好建强社工机构党支部,抓紧抓实党员社工学习教育,整合全区社工机构一同参与“社工支网计划”,为基层治理打造一支可靠、可信、可用的社工队伍。
2020年,成立全市首个行业性社会组织党总支。以区社会组织党委为核心,依托全区“1+6+12+N”社会组织党建架构,整合全区社会服务机构党支部,推动成立区级社会工作行业党总支,填补了我市区级社会组织行业党总支的空白,进一步夯实党建基础,确保党在社会工作行业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党员社工骨干和网格员联动,整合网格数据,上门探访居民,开展精准化服务。
二、坚持服务群众,补齐城中村治理短板
做实“党建+社工”服务。通过公益创投““社工支网计划”—专业社工党建引领项目,带动13个社工机构党支部来到大和,共建“龙华社工村”,组织30名党员社工骨干和观城社区网格员联动,整合网格数据,上门探访居民,挖掘社区故事,针对妇女、儿童、老人等群体开展精准化服务。2020年,走访探访入户128户,开展社区居民服务活动118场,服务3936人次,努力将“龙华社工村”建设为城中村治理示范基地。
开展城中村社工个案服务。制定《龙华区城中村社工个案服务实施工作指引》,指导社区社工针对孤、寡、老、少、弱、困等社区特殊群体以家庭为服务单元,深入开展个案服务,切实回应社区居民需求。同时举办龙华区城中村社工特色服务大赛,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城中村社工特色服务项目,引导专业社工扎根基层,为城中村居民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最终形成《龙华区城中村社工服务项目100例》,成为社工机构参与城中村网格包楼服务的范本。
三、坚持阵地建设,创造城中村治理品牌
运营好龙华区社会工作行业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按照开放、集约、实用原则,优化布局设置,合理利用空间,以“党建+居民服务”为主,优化一楼“党群空间”;以“社工+行业基地”为主,优化二楼“聚社空间”;以“联动+智力支持”为主,优化三楼“智汇空间”,努力将龙华区社会工作行业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社工支网计划”的服务阵地,进一步做实“党建+社工”城中村服务品牌。
联合国内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整合心理、医务、禁毒、司法等社工专业服务资源,将龙华区社会工作行业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社会工作的“试验田”,在实践基础上开展“党建+社工”网格包楼服务实践;同时依托公益创投项目“社工支网计划”,打造社区特色文化景观和网格微景观,形成社区文化导览路线,聚集行业人气,提升国内外知名度。
编辑 许舜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