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MEMS振荡器领域,为电子设备换上“中国心脏”|福田独角兽突围④

读特记者 邱思艳/文 葛墨含/图、视频
11-27 20:00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在福田,如麦斯塔一般的创新种子,正沿着技术攻坚、产品落地、产业赋能的路径稳健生长。

为电子系统注入精准可靠的“中国心跳”,这一硬核突破,正在深圳福田一家“种子独角兽”企业成为现实。本期《福田独角兽突围》走进麦斯塔微电子,探寻其如何攻克MEMS时钟芯片的底层技术,在长期被海外垄断的“电子心脏”领域,搏动出国产替代的强劲节拍。

一部智能手机、一台AI服务器,甚至一辆智能汽车的稳定运行,都离不开一颗名为“MEMS振荡器”的精密“心脏”。

成立仅四年的麦斯塔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下称“麦斯塔”)正加速打破海外企业的长期垄断。通过“死磕”技术难关、布局百余项专利,这家“种子独角兽”不仅实现了产品的国产替代与量产,更在深圳福田协同赋能的创新生态中,跑出了从成立到量产的“硬科技节奏”。

一颗颗“中国芯”的强劲搏动,正从福田这片创新沃土传出,迈向AI服务器、汽车电子等更为广阔的天地。

瞄准新赛道

实现本土破局

“MEMS振荡器如同电子系统的‘心脏’,为设备提供周期性的‘脉搏’信号。”麦斯塔CEO雷永庆如此形容道,“以儿童智能手表为例,其定位精度直接取决于内部时钟芯片的性能。麦斯塔提供的,正是决定其精准度的‘心跳’源。”

相较于传统石英振荡器,MEMS振荡器在多个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雷永庆指出,基于MEMS技术的时钟方案在精度、频率稳定性和器件尺寸上都实现了突破。“通过采用半导体材料和工艺,我们的产品在维持高性能的同时,体积比传统方案大幅缩小。”

麦斯塔产品。

这一技术正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据法国市场研究机构Yole Développement预测,到2027年,全球MEMS时钟市场规模将达到16亿美元,增长动力主要来自AI服务器、汽车电子、5G基站和智能手机等领域。

然而,这一高增长赛道长期被海外企业主导。雷永庆坦言:“国内MEMS振荡器市场基本由美国厂商垄断。”成立于2021年的麦斯塔微电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势而生,致力于攻克技术壁垒,填补国产空白。

谈及创业初衷,雷永庆分享了三个关键考量。首先,MEMS技术替代传统石英晶振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构成了公司成立的商业基础。其次,是MEMS振荡器在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关键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最后,公司的方向亦源于他个人在外企芯片公司多年积累的行业认知与技术判断。

“这个领域研发难度大、投入周期长,需要保持初心。”他特别强调:“我们选择这条赛道,既是基于对行业需求的深刻理解,也是看中国内尚未突破的技术壁垒所带来的机遇。”

麦斯塔深圳总部。

185项专利背书

获评“种子独角兽企业”

麦斯塔展现了硬科技企业的创业节奏。2021年成立,2023年发布首款产品MST8011,2024年实现量产。这背后,是克服重重技术难关的艰辛历程。

雷永庆将研发挑战归纳为三大难关。“首先是系统的复杂性,”他解释道,“MEMS谐振器开发、ASIC设计、封装与测试等多个环节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其次是工艺开发的高风险。核心的MEMS谐振器须与晶圆厂合作定制工艺,而每次投片成本高、周期长,成为许多团队难以跨越的门槛。

最后是量产一致性的挑战。从实验室“跑通”到工厂“稳产”,必须解决不同批次晶圆之间的参数波动问题,这对良率控制提出了极高要求。

麦斯塔工作人员。

面对这些挑战,麦斯塔组建了一支研发人员占比超50%的团队。截至2025年3月,公司共申请专利185项,其中发明专利118项(含PCT国际申请3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62项,并拥有18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授权。

这些技术积累正逐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雷永庆表示:“我们已推出两类量产产品,在性能、功耗、体积等关键指标上与美国竞品实现对标,并在部分参数上取得小幅领先。”

在2025年8月举办的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上,麦斯塔荣获“种子独角兽企业”称号。面对这份认可,雷永庆保持了一位技术创业者的理性:“荣誉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企业真正要做的,是脚踏实地把规划中的产品一一推向市场,用技术实力说话。”

麦斯塔深圳总部展出的证书。

此外,麦斯塔还作为国内首家以课题承担单位身份,参与科技部“高精度硅基MEMS振荡器核心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初创企业。“这既是对我们方向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雷永庆表示,“我们正全力以赴,确保高质量完成这项科研任务。”

福田生态与创新企业的交响

在福田这片创新沃土上,麦斯塔并非独行者。

谈及在此落地的缘由,雷永庆表示:“福田不仅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产业配套,这里还构建起了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生态。”他特别提到,福田区打造的科技孵化载体的精准服务,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实打实的支撑”。

“我们获得了天使母基金的投资,将总部落户深圳福田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雷永庆回忆道。吸引他的关键,正是“天使荟(福田)”这一融合了科研、孵化、加速与产业化功能的完整生态。

作为福田区与深圳天使母基金于2021年3月共同打造的平台,天使荟(福田)如今已升级为“千模应用加速器”,聚焦人工智能赛道,通过场景对接、资本链接与梯度培育等机制,持续助力科技企业跃迁成长。

天使荟·千模应用加速器

数据显示,该平台已累计引入企业69家,总估值突破330亿元,培育出17家估值超1亿美元企业、2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先后获评深圳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深圳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深圳市独角兽培育基地等多项资质。

麦斯塔所在的深圳新一代产业园,亦是福田产业迭代的生动缩影。这里曾是以“三来一补”为主的福田燃机电厂旧址,于2020年焕新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代化园区。

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现场,新一代产业园展位。

如今,该园区已集聚3家独角兽企业、8家上市公司、3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30家“专精特新”企业,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单位面积产出居深圳前列。从“制造工场”到“创新工场”的质变,正在这里真实发生。

福田以政策护航、资本赋能,以及市场衔接的完整生态链,推动区域发展模式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深刻转型。在这片精心培育的土壤上,如麦斯塔一般的创新种子,正沿着技术攻坚、产品落地、产业赋能的路径稳健生长,静待枝繁叶茂,蔚然成林。

编辑 张克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颖

(作者:读特记者 邱思艳/文 葛墨含/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