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深圳医学科学院牵头,联合深圳湾实验室、清华大学、西湖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建设的“浪淘沙预印本平台”正式上线。平台面向生命科学研究群体,提供科研成果的快速公开、版本记录与开放获取服务,旨在推动学术交流提速增效,支持我国构建自主可控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

据介绍,预印本是国际通行的科研成果快速发布方式,研究者可在正式期刊发表前公开最新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互动、更早获得同行反馈。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加速发展,预印本已成为国际开放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浪淘沙”平台的启动,将为国内科研人员提供更高效、更透明、更开放的学术交流渠道。
该平台聚焦生命科学领域,覆盖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基因组学、神经生物学等 14 个主要学科方向。研究者可将学术论文在平台上免费发布、获得正式 DOI 标识,并可根据研究进展随时更新版本,平台将如实记录所有版本历史,支持长期引用和成果溯源。平台采用创新技术架构,引入区块链技术对稿件提交、版本更新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记录,确保成果发布的透明性和可溯源性。
目前,平台已上线稿件提交、开放获取、版本管理和区块链记录等核心功能。未来,将拓展更多智能化功能,包括AI辅助审核、智能搜索与推荐、AI辅助文章优化,以及融合学者画像的个性化学术服务,旨在打造贯穿科研全链条的智能助手,让知识获取与成果传播的过程更加高效、顺畅且富有建设性。
预印本本质上是尚未经过同行评议和严格验证的科研成果,其目的在于让新的发现和方法能够更早被同行看到、讨论和改进,因此并不适合作为面向公众的权威知识或健康科普信息。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提前公开的方式,预印本才能推动科研成果更快得到反馈、完善与验证,使其更早发展到能够真正惠及社会和公众的阶段。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兴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