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全运会闭幕舞台:国内最大水上纸舞台“卷出来”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张程/文 赖犁 何龙/图
11-21 22: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海天为幕、城市为景。11月21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闭幕式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举行。在现场,“水上舞台”格外引人注目,中央一张灵动翻转的主舞台,更是如纸般漂浮于水面,成为闭幕式的一大看点。记者从市建筑工务署了解到,这个舞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水上升降舞台,有着不少设计与建造巧思。

40米见方的主舞台,可谓“暗藏玄机”。一大一小、高低错落的两个“卷角”,可沿对角线分别“翻折”至10米和4米高,为国内首创,配合海面倒影,可营造出虚实交织的梦幻效果;33组10米动程的升降模块矩阵,如同漂浮的积木般灵活组合,可自如切换波浪、浮岛、阶梯等造型,让舞台融入起伏跃动的海浪,极具动态表现张力;舞台边缘的70度倾斜翻板精确“走位”,毫米级控制让演员滑行、坐立等动作得以流畅衔接。

丰富舞台效果的实现,离不开两套差异化动力系统的稳定支撑。深水区靠“钢丝绳+卷扬机”系统发力,如同四台“巨型电梯”,10秒即可完成对角丝滑翻卷,搭配矩阵台“多级提升”技术,0.2米/秒的速度既能平稳载人,也可快速换景;浅水区则采用液压剪刀撑系统,类似“水中千斤顶”,能够有力地持续提供动能。

“绝大多数舞台设备都要长期浸泡在水中,为此,舞台钢结构采用了三层特种抗腐蚀涂层,其厚度仅240微米,不增加结构负担。关键零部件则升级为食品级不锈钢和海上石油平台专用的超级防腐材料,从而确保整套设备的使用寿命。”项目负责人介绍。

闭幕式举办地欢乐剧场,是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与宝安区建筑工务署“市区共建”的一次创新实践,该场馆以“同心共享、潮起前海、舞动湾区”为设计理念,依托欢乐港湾的海景与城市天际线,将剧场空间向自然敞开,让观众在涛声与光影间尽享独特的滨海剧场体验。全运会后,它将践行“全运惠民”理念,回归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深圳的文化新地标,持续为湾区文化生活注入活力。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张程/文 赖犁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