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19日讯(记者 汤莎)11月19日,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正式启幕。本届展会以“产业金融新高地,科创赋能向未来”为核心主题,创新采用“1+3+N”办展模式,通过1场开幕式、3场平行大会及50场金融主题会议的多元布局,集中呈现深圳产业金融与科创深度融合的发展成果,为深圳建设全球产业金融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锚定六大方向 政企协同筑牢产业金融根基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坤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深圳正抢抓APEC会议举办的重大机遇,深化与APEC经济体工商界的交流合作。面向“十五五”新征程,深圳将以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为目标,重点聚焦六大发力点:打造全球一流的科技产业金融互促发展高地、创新资本形成中心、金融科技中心、跨境人民币服务高地、财富管理中心及金融安全示范地,构建全方位产业金融生态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同步释放政策支持信号。他指出,人民银行将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双轮驱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三方面举措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稳妥推进人工智能金融应用,缓解中小机构算力与数据痛点;激活金融数据要素价值,提升机构依规用数与决策赋能能力。
七大重磅成果发布 覆盖深港合作、AI赋能等核心领域
开幕式上,一批聚焦行业痛点、赋能实体经济的重磅成果集中亮相,彰显深圳金融创新活力。
深港协同再升级。深圳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时卫干正式发布了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与香港财经库务局联合制定的《关于携手打造港深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与《关于推进深港黄金领域合作的备忘录》,前者深化两地金融科技产业集聚与创新合作,勾画了两地金融科技企业集聚、技术领先、场景丰富、创新活跃的美好合作未来;后者则将助力香港巩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地位,构建区域黄金生态圈。

AI赋能场景落地。平安集团现场发布“AI超级客服”“AI家庭医生”“AI养老管家”三大服务,旨在发挥AI赋能优势,推动金融、医疗、养老专业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跨境与实体服务提质。中国信保公布“中国信保全球查”上线深圳中小微企业统保平台,将为外贸企业提供便捷资信查询与风险防控服务。现场发布了深圳跨境人民币服务外贸成果,今年以来,深圳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增面扩”,FT账户试点银行扩容带动交易金额快速增长。
政策与安全保障加码。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发布《2025大模型金融应用创新与实践案例集》《数字金融安全创新与实践案例集》,从研究背景、难点问题、解决方案、创新点及应用效果五个维度,系统呈现行业落地成效。现场发布的《关于推动深圳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2026-2028年)》及各区配套政策出台,全面完善科技保险服务体系。
现场还发布了支付服务优化升级项目,包括深圳地铁多元支付项目、深圳AI城市旅行卡数币硬钱包项目等。

展区活动精准对接 构建全链条金融服务生态
本届金博会紧扣产业金融发展方向,设置特色展区与系列主题活动,搭建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
跨境金融板块,前海合作区组织大新银行、汇丰银行等二十余家跨境机构首次集中参展,构建全链条跨境金融服务生态,同期举办深港资本对话、企业出海赋能等专题大会。
金融科技板块,福田、南山、罗湖领衔组团30余家金融科技企业参展,金证科技、长亮科技等细分赛道明星企业纷纷展示前沿技术;华为携手11家供应链企业,展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与案例,打造金融科技“深圳样板”。
产融对接板块,政府引导基金专题展区首次设立,集中展示29家市引导基金投资明星企业及45家分别来自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科创型企业。同时,11场“‘金’准对接・‘融’汇未来”主题活动也将密集开展,通过“以投带引、以基金促产业”模式,实现资金与产业的精准匹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办方供图授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