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正式开幕。本次展会以“产业金融新高地,科创赋能向未来”为主题,采用“1+3+N”模式,联动举办系列配套活动——即举办1场开幕式,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2025金融科技大会、2025中国金融机构年会等3场平行大会,展会期间举办50场金融主题会议,为深圳打造成为全球产业金融中心注入新动力。

深圳打造全球产业金融中心,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坤生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将积极抢抓办好APEC会议重大机遇,不断加强与APEC经济体工商界的交流合作。面向“十五五”新征程,深圳将以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为目标,重点聚焦六个方面发力:一是打造全球一流的科技产业金融互促发展高地,二是打造全球一流的创新资本形成中心,三是打造全球一流的金融科技中心,四是打造全球一流的跨境人民币服务高地,五是打造全球一流的财富管理中心,六是打造全球一流的金融安全示范地。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作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技术金融应用,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是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金融科技的发展,指导金融机构将数字化思维注入业务全流程、全领域,结合自身禀赋制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二是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金融应用,降低人工智能金融应用门槛,助力缓解中小机构缺少智能化算力、高质量数据的痛点难点;三是充分激活金融行业数据要素价值,提升金融机构依规用数、以数赋能、用数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七项重磅系列内容发布:
同时,本届金博会开幕式上作为重磅发布的首秀舞台,邀请金融机构发布重磅金融产品和服务,全面呈现深圳金融业的发展路径与未来展望,这些重要成果将从不同维度展现深圳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开幕式期间,深圳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时卫干正式发布了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与香港财经库务局联合制定的《关于携手打造港深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对进一步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勾画了两地金融科技企业集聚、技术领先、场景丰富、创新活跃的美好合作未来。同时,还发布了《关于推进深港黄金领域合作的备忘录》,港深将通过两地优势互补,共同构建深度融合的区域黄金生态圈,加强黄金业务监管协作等,为两地协同推进香港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建设筑牢基础。
平安集团CTO王晓航现场发布“AI超级客服”“AI家庭医生”“AI养老管家”三大AI服务新实践内容,旨在发挥AI赋能优势,让更专业的金融、医疗、养老服务走入更多家庭。
中国信保公布了“中国信保全球查”(以下简称“全球查”)上线深圳中小微企业统保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全球资信、一键洞察”的便捷服务,将有利于助力企业洞察全球商机、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发布了《2025大模型金融应用创新与实践案例集》《数字金融安全创新与实践案例集》,从研究背景、难点问题、解决方案、创新点及应用效果五个维度,全面呈现大模型在金融业务中的落地成效与实践智慧。
现场发布了深圳跨境人民币服务外贸成果,今年以来,深圳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增面扩”,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FT账户业务试点银行扩容落地,账户交易金额快速增长。
现场发布了《关于推动深圳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2026-2028年)》的政策亮点和各区配套拟出台科技保险支持政策,全面完善科技保险服务体系。
现场还发布了优化支付服务项目,包括深圳地铁打造多元支付便利乘客出行项目、深圳AI城市旅行卡数币硬钱包项目等。
这些举措将提升支付结算、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会设置丰富主题活动,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
本届金博会开幕式上紧扣上述发展方向,围绕重点工作领域设置展区和系列主题活动。

晶报记者 唐鼎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