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文学院联动深港澳青年作家,共谱湾区文学“三重奏”

余梓宏
11-16 20:10
摘要

鹏城文学院联动深港澳青年作家,共谱湾区文学“三重奏”

当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六载的历史年轮悄然转动,一场跨越珠江口的文学之约已悄然酝酿。新成立的鹏城文学院以笔墨为桥,首次联袂深港澳三地文学力量,在“共建人文湾区”的时代命题下串联三城文脉。

2025年11月16日,在澳门笔会会址澳门日报大楼,鹏城文学院联袂澳门笔会,启幕“深港澳文学的三重奏:城市叙事与创作基因的碰撞”文学对话。

深港澳青年作家齐聚澳门

这场文学盛会由鹏城文学院和澳门笔会携手《书都》杂志擘画,邀集三地青年作家围炉论道,在文字的星空中探寻湾区叙事的新可能;更将依托《书都》杂志“三城书”出版计划,为三地作家的城市记忆“立卷”——“深圳卷”记录拓荒者的精神轨迹,“香港卷”捕捉金融森林里的文学光芒,“澳门卷”在葡语与汉语的褶皱里打捞时光碎片,三卷合一,恰似湾区精神的文字镜像,让“湾区文学”的声量乘共同发展新机遇扩大至国际舞台。

城市基因碰撞叙事火花

本次活动以“城市叙事与创作基因的碰撞”为核心主题,构建深港澳三城文学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深港澳作家各自介绍所在城市文学有关情况以及个人创作情况,并对其他两城文学发展情况发表各自心得。观察员韩湛宁和魏甫华对深港澳三城文学交流的观察和评论。

深圳作家群体以“移民城市中的创新叙事”为主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蔡东,解读了如何在深圳的多元环境下进行无边界的跨地域写作,系统剖析了科技浪潮下的都市文学创作路径,生动展现深圳“移民文化”的包容特质与“创新精神”的文学转化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独特创作手法;香港作家、诗人萧璟谈及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如隐性诗学、女性诗学等,提到在香港写作时感官漫游,有心灵与土地相亲的在地性实践案例;澳门作家则围绕澳门多元环节下的地域创作发表独道见解,表达了为创造澳门特色和坚守澳门风格的创作理解,结合廖子馨理事长对于“在澳门写澳门”的实例介绍,深入解析澳门作家文学创作的独特生态系统,以及中华文化与多元文化交融和碰撞形成的美学风格。

这场跨越三地的文学对话,将深圳的“移民文化”“创新精神”与港澳的“海洋文明”“中西交融”文化基因进行深度编织,激发出湾区文学创作的全新灵感火花。

深港澳三地重磅作家助阵

活动特别邀请到深港澳三地文学界重量级嘉宾:澳门方面,澳门笔会理事长廖子馨携澳门文学界核心力量出席;香港作家代表萧璟带来香港文学创作感悟;深圳作家代表蔡东分享深圳文学创作的前沿思考。深圳出版社副社长、《书都·走读深圳》杂志总编辑魏甫华,鹤湖智库秘书长兼《书都·走读深圳》杂志视觉总监韩湛宁担任观察员,将独特文学视角融入创作对话,活动由澳门笔会副理事长陆奥雷担任主持。

这一涵盖三地文学界翘楚的嘉宾阵容,充分体现了深港澳三城文学界协同发展的坚定决心与深度交流的丰硕成果。

作为活动主办单位之一,鹏城文学院以此次对话活动为重要起点,全面构建深港澳文学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未来规划中,实施“湾区文学采风计划”,将走访深圳前海、香港西九龙、澳门氹仔等新兴文化地标。2026年将携手香港、澳门文化组织启动首次采风,产出多文化视角的采风报告及多部纪实文学作品,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传播与理解;同时助力打造“湾区版权联动平台”,通过版权贸易、国际书展推广等方式,助力“深圳叙事”与“湾区文学”作品进入国际主流出版市场,显著提升中国湾区文学的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

文学之光照亮文艺创作新生态

鹏城文学院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联共同指导,深圳出版集团主办,以“出作品、出人才、建平台、创生态”为目标,以“新大众文艺”及“城市书写”为重点,凸显科技赋能、青年导向、国际视野三大特色,推动精品创作与产业转化并重。鹏城文学院广发“英雄帖”,诚邀时代的“剧作者”们,在深圳挥洒才情,书写时代,创造奇迹,续写更多湾区故事、科幻故事和大众故事。

鹏城文学院的成立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承载着大众对深圳文化发展的期许,未来鹏城文学院将深度挖掘“新大众文艺”及“城市书写”的文化潜力,为湾区文学精品迭出、勇攀高峰提供更多滋养;努力涵养文艺生态,为提升原创内容价值汇聚八方英才。

此次“三重奏”对话活动,是鹏城文学院实施“深港澳青年作家交流计划”的关键举措。通过文学力量的深度聚合,有力推动湾区文学叙事新范式的加速形成,为国家“共建人文湾区”战略目标贡献文学智慧与文化力量。

晶报记者 余梓宏

(作者:余梓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