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福田賽區足球賽事在深圳成功舉辦。作為賽事定點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深圳二院”)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專業水準,圓滿完成了U18和U20足球競技比賽的醫療保障工作。在醫務部的精細管理下,醫院組建了高效專業的醫療保障團隊,確保了賽事期間零醫療事故、零興奮劑事件,充分體現了國家層面對運動康復和賽事急救領域的高度重視,也為大灣區醫療衛生事業樹立了新標桿。
醫務部牽頭,打造高效醫療保障體系
在十五運會籌備階段,深圳二院醫務部充分發揮管理核心作用,從全院範圍內抽調精英力量,組建了由57人(U18賽事)和44人(U20賽事)組成的醫療保障團隊。團隊涵蓋急診科、重症醫學科、創傷骨科、運動醫學科等臨床科室,以及行政職能科室,形成了多學科協作的保障格局。醫務部通過兩輪嚴格培訓及選拔,確保團隊成員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此外,醫務部創新推行固定排班制度,在U20賽事中優化人力資源分配,減少崗位磨合期,並增加關鍵點位醫護人員配置,如場邊醫療點(FOP)增派急診外科和創傷骨科醫生,以應對更高強度的賽事需求。這種科學管理方式,確保了保障工作“三確保、一確認”(確保按時到崗、確保崗位值守、確保安全撤離,確認賽委會指令),體現了醫務部在大型賽事管理中的前瞻性和執行力。
實戰錘煉,醫療保障成果顯著
在U18和U20賽事保障中,深圳二院團隊共處置12起傷情,包括運動員骨折、脫臼、內科疾病及觀眾意外傷害等。所有案例均得到快速、專業處置,其中新疆隊運動員左踝骨折救援案例尤為突出,團隊高效的轉運和手術治療贏得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體育局的感謝信,彰顯了深圳二院在運動損傷救治領域的領先水平。
醫院還作為定點醫院開通綠色通道,落實“先救治、後繳費”原則,由醫療總值班和護理總值班全程陪同,優先配置資源,確保傷員得到無縫銜接的救治。在U20賽事中,院領導曾暉黨委書記、任力傑副院長等親臨一線視察慰問,進一步激發了團隊士氣。醫務部張立軍主任更是在全程24個保障日中無一缺漏,展現了高度的奉獻精神。
嚴格興奮劑管控,築牢用藥安全防線
針對國家體育總局和深圳市衛健委的要求,深圳二院將醫源性興奮劑管控作為重中之重。醫務部聯合藥學部組織專題培訓,全員通過在線考核,並嚴格落地“五專”管理:設立診療專區、預留專用床位、指定專人管理、執行廣東賽區藥品目錄、設置專用取藥窗口。醫院在信息系統嵌入興奮劑藥品提醒功能,對藥品按受控狀態分區管理,並加貼“允許使用”等標識,從源頭杜絕誤服風險。

深圳市衛健委在相關文件中強調:“興奮劑陽性雖屬小概率事件,但一旦發生將造成嚴重影響。”深圳二院通過反覆核對“運動員安全用藥查詢系統”,確保所有診療記錄完整可溯,實現了醫源性興奮劑事件“零發生”,這不僅響應了國家“健康全運”的號召,也為全國賽事醫療保障提供了範本。
多科室協同,凸顯大灣區醫療協同優勢
本次保障工作匯聚了深圳二院多個科室的精英力量,包括急診科、創傷骨科、運動醫學科、中醫科等臨床科室,以及醫務部、藥學部等行政支持部門。這種跨科室協作模式,體現了大灣區醫療資源整合的優勢,為運動員提供了從現場急救到院內康復的全鏈條服務。例如,在U20賽事中,針對運動員內科疾病,消化內科、呼吸內科等科室快速介入,展現了醫院綜合救治能力。

深圳作為大灣區核心城市,深圳二院的醫療保障實踐不僅提升了本地賽事服務水平,也為區域醫療衛生合作注入了新動能。通過十五運會這一國家級平台,醫院積累了大型賽事保障經驗,未來將更有信心承接更多國際性任務,助力大灣區建成健康中國先行區。
本次U18和U20足球競技比賽醫療保障工作的圓滿完成,標誌着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應急醫療團隊已躋身國內一流行列。醫務部的精細管理、科室的高效協同、藥物的嚴格管控,共同構築了安全可靠的醫療屏障。在第十五屆全運會期間,醫院作為深圳賽區定點醫院,將繼續優化綠色通道流程,為賽事提供持續保障。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將始終不忘初心,以熱忱和專業守護人民健康,為城市文明建設增添光彩。(記者 林麗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