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宗!醫療健康數據產品場內交易

10-18 10:48
摘要

深圳首宗!醫療健康數據產品場內交易

 經過嚴格匿名化處理和多輪合規審查,在嚴格遵守隱私保護的紅線下,醫療數據也可以“活”起來,成為驅動AI技術發展的“燃料”。

 10月15日,深圳市首宗由醫院直接通過深圳數據交易所達成的醫療健康領域數據產品場內交易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完成,標誌着深圳在醫療數據合規流通、價值釋放領域邁出關鍵一步,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醫療數據市場化應用提供“深圳樣本”。

 打破壁壘,釋放數據背後的價值

 在醫療領域,每天都生成海量數據,從病歷檔案,到各類檢查檢驗結果,再到CT、MRI等醫學影像,以及不斷積累的臨床研究資料。這些寶貴的數據,就像一顆顆閃亮的珍珠,卻散落在不同科室的信息系統裡,彼此隔絕,也讓其背後的巨大價值未被完全釋放。

 面對這座數據的“寶山”,深圳市人民醫院在2023年做了一位聰明的“穿珠人”,成立了大數據中心,並配備了專業的“尋珠人”(數據治理團隊)和“護珠人”(安全管理團隊),建立起從採集、存儲、處理到流通的全流程管理。

 數據壁壘被打破了,信息像活水一樣流動起來。現在,門診醫生想了解患者過往就診記錄,或是影像科醫生診斷時需要參考歷史檢驗結果,都能“一鍵獲取”,這不僅大大節省了翻閱時間,讓診療更精準高效,還為臨床科研提供了強大的“數據燃料”。

 “過去醫院的數據多用於院內科研、質量控制,價值局限在院牆之內。”深圳市人民醫院院長耿慶山表示,為打破這一局限,醫院開啟了將臨床數據轉化為寶貴資產的長期探索,而首個落地的,正是“老年專病庫”。

 為何選擇老年病作為突破口?一方面,老年病科是醫院的“王牌科室”之一,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另一方面,在老齡化社會背景下,2024年該院60歲以上住院患者佔比高達36.1%,凸顯了巨大的臨床需求。而老年人群高發的腫瘤、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疾病,則為數據研究提供了明確且重要的目標。

 通過整合多系統數據,首期老年病大數據治理已完成,形成了一個高質量、可分析的專科數據資源池,不僅服務於臨床科研,更賦能於精準診療和全程健康管理,引領着醫療數據價值釋放的新方向。

 醫療數據流通有了“官方線路圖”  

 “院”牆之外,蓬勃發展的大健康產業早已翹首以盼。尤其是AI時代的到來,更讓這些數據成了被競相追逐的“智慧寶藏”,能告訴我們疾病如何發生、治療是否有效;也能指點新藥研發的方向,優化醫療資源布局。

 “給手術機器人裝上AI,讓它變得更聰明、更可靠,是我們的目標。”廣州市南沙區某醫療器械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劉最茂介紹,他們從2020年就開始研發用於多類腫瘤的穿刺手術機器人。

 但訓練AI需要大量高質量的醫療數據,這成了最大挑戰。他們曾通過傳統渠道向廣州某三甲醫院購買數據。“那就像一場漫長的『闖關』,每一步審核的主管部門都擔心風險,遲遲不能通過,因為缺乏明確的政策支持和評估標準,過程耗時費力,成本也非常高昂。”

 2024年,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明確提到醫療健康等12個領域要推動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從國家層面為醫療數據要素流通給出了清晰的“官方路線圖”。

 醫療數據的合規流通,需要一座安全可靠的“信任大橋”。作為全國首批數據要素改革試點,深圳數據交易所扮演了這個角色。它主要做三件事:先對數據產品進行嚴格的合規審核;再為合格的數據提供規範的“上市展示”渠道;最後,在流通中精準匹配供需雙方,當好“中介”並提供全程保障。這樣一來,數據流通的效率和信任度都大大提升了。

 加速形成“醫療數據交易生態圈”

 有了“供方”(深圳市人民醫院),也有了“需方”(醫療科技企業),在深圳數據交易所的協助下,雙方完成了深圳市醫院首宗醫療健康數據產品場內交易。

 這次“掛牌上市”的數據產品,可說是“十年磨一劍”,源自深圳市人民醫院近十年臨床實踐的深厚積累。項目團隊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將文本、影像等多模態醫療數據“編織”成一條清晰、結構化的數據鏈,構建起以老年心血管疾病為核心,並逐步擴展至心身疾病、退行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的研究隊列,就像組建了一支覆蓋多類疾病的“數據戰隊”。

 尤為關鍵的是,所有數據均經過嚴格的匿名化“脫敏”處理,並進行了深度清洗與標準化整合,在充分保護患者隱私的前提下,確保了數據的高質量與高可用性。“我們這批高質量、本土化的臨床數據,可以助力穿刺手術機器人的研發,讓研發團隊打造出更貼合中國臨床需求、更聰明的機器人。”深圳市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醫療機構,深圳市人民醫院計劃以“專病數據集”和“多模態醫療數據”為重點,持續釋放數據的“源頭活水”,提供更豐富、優質的數據供給,

 這場交易具有“破冰”意義。它不僅證明了醫療數據完全可以在合規前提下安全流通,更能直接賦能實體研發、反哺民生,為整個行業“打了個樣”,有望讓深圳更多醫療機構參與數據共享中,推動一個可持續的“醫療數據交易生態圈”加速形成。(記者 林麗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