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赋能民营经济 坪山法治化营商环境宣讲会精准送服务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谢礼致
11-10 20:31
摘要

法治赋能民营经济 坪山法治化营商环境宣讲会精准送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优化坪山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民营企业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11月4日,坪山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宣讲会在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一楼新闻发布厅顺利召开。会上,坪山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白宁围绕“法治护航民营经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主题宣讲,围绕政策解读、实践举措和资源对接,为辖区民营企业送上精准、实用的法治服务,助力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政策引领,锚定民企发展法治方向

宣讲会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要求,结合中央、省、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政策部署,简要明晰法治建设导向。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要求,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再到《深圳市2025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6条关键举措,白宁以“政策要点提炼”的方式,帮助企业快速把握“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合法权益受保护”核心原则,夯实依法经营基础。

精准施策,规范执法传递法治温度

针对民营企业普遍关心的“执法干扰少一点、维权渠道通一点”需求,白宁局长重点解读了坪山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创新实践。他提到,坪山通过“两个改革”减轻企业负担:一是推行“入企扫码”执法,坪山区扫码入企率已达85.2%,企业可通过“坪山执法监督码”实时反馈异议,实现执法全程可追溯;二是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将多部门分散检查整合为联合执法,曾针对168家企业将入企频次从375次降至168次,降幅超55%,切实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同时,还明确了“减罚免罚”适用情形,让企业感受到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服务赋能,打造法治护航“硬核举措”

白宁详细介绍了坪山区司法局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四大实践路径”,从监管、服务、资源、解纷等维度,为企业梳理“找得到、用得上”的法治资源,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坪山法治服务的实效与温度。

在规范涉企监管上,坪山区司法局以创新举措为企业减负松绑。除已落地的“入企扫码”“综合查一次”改革外,坪山已建成全区统一综合监管平台,同步推广“执法监督码”全覆盖,让涉企执法实现“全程留痕、实时监督”,企业可随时反馈异议;同时全面规范行政处罚行为,避免“一刀切”执法,2024年以来已推动涉企减罚免罚案件超200件,为企业营造稳定可预期的经营环境。

在服务产业发展上,坪山区司法局精准对接坪山“车、药、芯、智”主导产业需求,组建3支专业法律服务团队,针对性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合规建设、涉外法律等“定制化服务”。为助力企业“走出去”,坪山区司法局还与市律协共建设立“坪山区涉外涉港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引进华语律师团队,与澳大利亚、越南律所签约搭建合作桥梁,编写《企业出海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建议》手册,推出“法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暨涉外法律服务‘每月一主题’活动”,已举办10场活动,惠及270余家企业,帮助企业规避海外法律风险。

在法律资源供给上,坪山区司法局持续推动法律服务资源扩容提质。经过近年发展,坪山区律所数量从10家增至25家,执业律师从33人跃升至257人,形成“25家律所+3家商事调解机构(坪衡商事调解院、顺为商事调解中心、沃本商事调解中心)+1家坪山公证处”的立体化法律服务矩阵。其中,坪山公证处全国首创“多元解纷公证资产处置服务”模式,推出15项公证创新服务,81%的公证事项可在5个工作日内出证。

在高效化解纠纷上,坪山区司法局推动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商事调解+复议调解”多元解纷机制,构建“大调解”格局,推动物业、医疗等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建设,2024年以来已成功调解企业合同纠纷120余起。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结率达98%,帮助企业快速、低成本解决行政争议,减少经营干扰。

政企同心,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接下来,坪山区司法局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规范涉企执法行为、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健全纠纷化解机制等举措,不断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与广大企业携手并肩,共同推动坪山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谢礼致 通讯员 谭凯茵

(作者: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谢礼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