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之都研究——創業何以深圳強》連載32 第七章 邁向創業新征程:創業擁抱未來

11-07 11:34
摘要

文 ︱ 上善

2 建設“創業之都”的建議

2.1 加快推動創業源頭的制度改革

一個有效治理的城市與國家具有強大的自生能力,它鼓勵人的多樣性天賦和企業家才能的發揮。從一座城市的角度來看,城市的前途取決於治理的有效性:即是否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以及法律賦予的權利;是否最大程度地保障價格自由、公平競爭與多樣性才能的發揮;是否保障和公平分配公共用品(住房、醫療和教育)——政府負債率低為前提。推動創新驅動產業的模式升級,加快構建適宜創業源頭的制度改革和體制機制改革。

2.1.1放寬知識產權資產管理,構建系統支撐轉讓的體系

一是修訂《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試點明確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的國有資產性質,正確對待知識產權轉化前後的價值評估差異,以成果轉化為導向制定相關規則。加快研究修訂《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2006年財政部第36號文),區別對待知識產權與其他國有資產,適度放寬甚至取消事業單位負責本單位知識產權無形資產保值增值功能。積極推動財政部試點修正“加強對本單位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的管理,防止無形資產流失”,在一定時期內,拓展深圳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管理和處置自主權。

二是建立支持知識產權許可的支撐制度體系。深入研究美國拜杜法案的體系性制度設計,結合深圳實際情況,試點建立符合中國的專利交易規則和支撐體系。一是爭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的調整,支持有高價值專利許可形成高新技術產品的企業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二是爭取放寬政府政策申請條件對專利所有權的要求,支持通過許可等方式獲得技術,實現商業化價值的企業。三是爭取以許可方式入股試點,制定相關支持政策。四是試點改革專利費用實行發明人交付制度,在許可條件下,企業與發明人共同承擔專利費制度。五是在高校院所中試點建立支持轉讓的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2.1.2營造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世界一流營商環境

一是對標世界一流構建創業生態環境。創業環境本質上是一種制度環境,制度環境作為外部影響因素,能夠促進或約束創業機會的識別和開發利用。從創業生態系統建設實際出發,未來各個城市在構建良好創業環境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加強各創業主體之間創業資源的交流來促進知識資訊技術等要素資源的開放共用,同時堅持以高水準創新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在市場准入、產權制度、公平競爭等方面採取積極舉措,優化創業環境,全面激發創業活力。

二是推動金融資源向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領域配置。以要素市場化改革為重點,加快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相關的金融市場改革,深入推動供應鏈金融發展,鼓勵金融科技賦能供應鏈金融業務,建立健全大數據風控體系,提升金融機構滿足供應鏈上下游配套企業資金融通需求的能力,切實推動金融資源向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領域配置。

三是促進創新資源向產業鏈上下游集聚。以“補鏈、強鏈、延鏈”為重點,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為目標,重點對產業鏈的構成和產業融合載體分佈情況進行梳理,引導創新資源向產業鏈上下游集聚。對於產業鏈缺失領域,支持企業、科研院所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通過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有效整合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龍頭企業等聯合突破關鍵技術。

2.2 著力提升創業者能力建設體系

打造企業家育成和企業育成雙核心的創業生態,重點補足創業者能力建設體系。

2.2.1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賦能中小創業企業

一是著力培育科技自立自強企業梯隊。引培一批創新型中堅企業,聚焦積體電路、生物醫藥等產業關鍵環節,以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為需求導向,引進和培育一批填補產業鏈、供應鏈空白和實現關鍵零部件進口替代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企業,塑造“鏈網”佈局。設立“上市等同”企業庫,開展企業走訪,關注行業“隱形冠軍”,針對這類具備上市實力但並未上市的企業給予相應關注,強化與企業溝通對接機制,加大對企業研發支持,推動打造一批細分領域“隱形冠軍”。開展中小創新企業評選,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中小微創新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打造巨頭引領、龍頭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

二是邀請大企業參加創業大賽。以大企業為主導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建立協作關係,形成大企業為中心、中小企業為支撐的金字塔型結構。穩定的供應鏈關係,對中小企業獲得優秀人才、持續創新投入、銀行貸款、上市融資等都有幫助。日本的“下請制”,三井財團支持下,發展起來了seven-eleven、豐田、吉野、索尼、東芝等企業。

2.2.2推動數位化賦能“20+8”製造業相關產業集群

一是積極推動數位化轉型助力降本增效。鼓勵“20+8”製造業相關產業集群對研發設計、生產管理、品質檢測等環節進行數位化升級。支持龍頭骨幹企業採用數字技術提升研究設計、生產管理、供應鏈管理等環節效率。促進數字孿生技術在“20+8”製造業相關產業集群的應用,鼓勵企業積極探索基於數字孿生技術進行產品設計、車間人機交互、製造能耗管理、生產物流精准配送以及產品品質分析與追溯等方面應用,推動智能製造深入發展。積極推動“工業母機”向數位化方向發展,促進高端數控精密加工裝備以及鐳射裝備產業鏈集聚,鼓勵行業龍頭企業進行高檔數控系統研發應用,引導企業開展智能傳感、智能控制、工業晶片與網路通信模組等的集成創新,促進數字技術在高端裝備中的應用,發展壯大智能網聯裝備。

二是推動SaaS產業集聚發展。強化SaaS產業對數字化轉型降本增效的賦能作用,以致力於打造“中國SaaS穀”為目標,發揮工業互聯網對產業的集聚效應。積極推動政府與雲計算企業聯合建設軟體產業公共服務平台,構建軟體產業互聯網創新中心“1+X”模式,市級中心(“1”)作為核心引擎,推動SaaS開放平台、認證、雲原生、Coding、雲市場、加速器、人才培養、產業聯盟等方面建設,各區中心(“X”)按照“一區一業”重點打造工業、零售、金融、現代服務業等多個垂直行業SaaS產品,彙聚軟體產業上下游企業聯合開展行業SaaS場景攻關,依靠生態合作夥伴的相互合作,深化SaaS服務商對行業核心業務,實現國產化SaaS孵化、SaaS產業聚集以及SaaS生態培育,形成新型軟體產業集群。政府與騰訊等“鏈長”企業共同制定SaaS產品推進方案,採取政府補貼一部分、平台優惠券促銷一部分、企業自付費一小部分等形式,吸引中小企業應用SaaS產品門檻,提升中小企業的數位化能力,彙聚企業應用場景數據,深化算力基礎設施為產業應用場景賦能,推動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以及“國際軟體名城”。

2.2.3推動深圳都市圈共建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

一是打造創新引領的先進製造業產業生態圈。推動深圳與東莞、惠州等深圳都市圈城市共同構建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通過產業鏈條錯位發展,構建產業鏈與創新鏈互促的現代產業體系。圍繞電子元器件及積體電路、高端軟體、智能終端等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相關領域,補齊晶片製造缺失環節、提升高端晶片設計競爭力、打造晶片全產業鏈條;強化電子資訊應用軟體優勢、提升基礎及工業軟體研發能力、推動數字技術在先進製造業領域的應用進程。構建“龍頭企業拉動、配套企業跟進、產業鏈條構建、產業集群發展”的模式,形成縱向成鏈、橫向成網式橫縱交錯的網路化格局,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高深圳都市圈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二是構建創新資源共用的協同創新體系。以深圳都市圈重大科技創新基地為載體、以企業技術創新為主體,強化“產、學、研、用”相關創新主體的跨區域跨領域協作攻關,打造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及前沿技術供給體系。深圳都市圈聯合構建一體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立“樓上原始創新、樓下創業應用”的科技成果沿途轉化模式,建立面向全球的科技成果資訊發佈、轉移、轉讓、授權的服務平台和交易中心。

三是建立深圳都市圈財稅、統計一體化體系。推進深圳都市圈一體化利益共用及補償機制,創新“投入共擔、利益共用”財稅分享機制。在稅收存量按現有行政區劃分配基礎上,新設企業稅收增量屬地收入兩地共用;建立財政協同投入機制,兩市共同承擔集聚區內公共設施建設經費。推進稅收征管一體化,實現集群內辦稅服務平台的數據交互、異地辦稅與跨區域通辦。建立深圳都市圈一體化的統計體系,對經濟指標、企業遷移等進行單獨統計。

2.3 構建面向創業的要素市場體系

加大要素市場改革,在科學家勞動力市場開放,股權投資的資本市場改革,技術要素市場改革和數據要素市場改革上,先行先試。

2.3.1加快培育和發展技術創新市場實現關鍵技術攻關

一是建設“卡脖子”創新基地。在深圳高新區建立若干核心“卡脖子”技術創新基地,解決20+8等各個產業領域“卡脖子”問題。聚焦“卡脖子”技術,梳理出深圳首批關鍵核心技術清單,對列入清單的專案和企業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深圳創業型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圍繞積體電路、網路資訊、高端設備與工藝、高性能材料、關鍵零部件、等重點領域,批次梳理出需要攻關的技術領域、主攻方向的技術清單,並對列入清單的企業,給予大力支持。

二是建設海外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在國際市場“大循環”受阻的情況下,積極推動構建國際科技創新“大循環”。用好光明科學城、西麗湖科教城、國際大學城等創新平台和創新網路資源,在科學城、高新區和國際大學城等選址建設“國際高校創新中心”,推動海外高校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為深圳企業與海外高校構建本地化合作創新平台。

三是大力發展“概念驗證中心”。概念驗證中心作為彌補高校院所等科研機構研發成果與進行市場化、產業化成果之間空白的關鍵環節,對創新“從0到1”具有重要作用。用好深圳在產業市場規模和配套的優勢,依託創新型產業園區,在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領域設立多個概念驗證中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