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作為2025深圳設計周的重點活動之一,“2025深港澳數字設計未來發展產學研交流會”在深圳天空美術館成功舉行。本次交流會在深圳創新創意設計發展辦公室指導下,以“AI重塑設計邊界”為主題,匯聚粵港澳大灣區專家學者、藝術家、設計師及產業界代表,共同圍繞人工智能時代數字設計的範式變革、產業融合與未來生態展開深度對話。

交流會在深圳市設計之都運營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溯女士的開幕致辭中拉開帷幕。她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2025深圳設計周及深港澳數字設計三城展的整體情況,指出本次活動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搭建一個推動數字創意交流與產學研融合的高層次平台。
深圳市委宣傳部原二級巡視員、深圳“設計之都”推廣辦公室前主任韓望喜博士在致辭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在AI重塑設計邊界的時代,設計的本質始終是“為人而設計”,其核心在於不可替代的人文智慧與文化表達。他呼籲構建深港澳設計創新共同體,推動三地優勢從“各美其美”走向“美美與共”。
2025深港澳數字設計三城展總策展人、當代藝術家沈少民先生在致辭中,對各方支持致以誠摯感謝,並指出人工智能藝術正以跨學科的“新語法”打破創作邊界,其本質是人類應對技術變革的精神出口與藝術化表達。
在首場圓桌對話中,多位專家學者圍繞“AI技術驅動下的設計範式變革”展開深度討論。深圳市廣田建築裝飾設計研究院總院院長彭海浪先生擔任主持,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邱信賢教授、深圳大學車達博士、暗殼科技COO黃政民先生、澳門大學趙炎修博士、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孟恆宇先生等嘉賓,共同探討AI對設計思維、教育及產業的影響。嘉賓一致認為,AI時代的設計需在工具理性與人文價值間尋求平衡,以“為人而設計”為內核,推動技術、教育與產業的融合共生。
在第二場圓桌對話中,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意設計學院行政副院長李旭博士擔任主持,與澳門大學梁藍波教授、香港服裝學院周世康院長、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吳健平教授、深圳大學張岩鑫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馬菡璐女士等嘉賓,圍繞“融合共生下的產業生態與未來”展開跨界探討。對話聚焦教育革新與產業協同,各方一致認為,需通過深港澳三地資源聯動、學科交叉與制度創新,構建兼顧科技前沿與文化根脈的產業生態。
此次交流會還特別設置作品創作導覽環節。來自深港澳三地的多位青年創作者分別展示了他們在數字影像、交互裝置、可穿戴科技等前沿領域的探索成果。這些作品不僅是三城展中“設計未來”的直觀呈現,更以新生代的創新視角,生動呼應了交流會上關於AI賦能、跨界融合與技術倫理的深度討論,展現出產學研協同激發下的設計新勢力。
最後,深港產學研基地深港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黎奇峰先生作總結致辭。他回顧了本次交流會的成果,強調青年力量在數字設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呼籲三地繼續深化合作,推動數字設計在產學研各環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此次交流會成功搭建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高層次對話平台,為深港澳乃至大灣區數字設計領域的協同創新與人才共育注入了新的動能。在AI賦能的浪潮下,相信數字設計產業將迎來全新的發展高峰,三地也將以更加緊密的姿態,共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字設計生態圈,引領全球數字設計行業邁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記者蔡易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