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元大奖归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啦! 2025深圳辅具创意设计大赛收官

林玟珊
11-03 17:22
摘要

为全国科技助残贡献深圳力量。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3日讯(记者 林玟珊 通讯员 雷仙金)近日,2025深圳市“交通银行杯”辅助器具创意设计大赛决赛暨年度科技助残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在南方科技大学落下帷幕。本届参赛热度和广度均创历届新高,共征集到全国乃至全球509件作品,最终“三千步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项目赢得了30万元大奖。

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孔德明,深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董秀出席活动。

聚焦科技助残 参赛作品实现量质齐升

大赛立足深圳、覆盖湾区、辐射全国,自启动以来,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康复辅具企业和设计爱好者的积极关注,更吸引了各创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及相关设计者的踊跃报名,充分展现出赛事的高水准与国际化特色,初步构建起“全球创意+深圳制造+湾区赋能”的协同创新机制。

大赛紧扣“科技助残 创新赋能”主题,参赛作品涵盖助听、助视、助行、康复训练等多个重点领域,融合人工智能、软体仿生、智能传感等前沿技术,充分体现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

活动开展期间,18所高校积极参与,冀州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业园联动推广,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专场宣传,政、校、企多方协同、同向发力,助力科技助残工作高质量发展。

赛事不仅挖掘出一批具备显著应用前景与推广价值的优秀项目,更打通从创意到样品、从样品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堵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赛事选拔—种子孵化—产业加速—目录推广—精准适配”全链路径,为全国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板。

强化金融支持 构建创新项目孵化生态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作为大赛独家冠名单位,持续放大“普惠金融+科技助残”叠加效应,为获奖项目量身定制“交银助残科创包”,通过资金支持、投融资服务、孵化辅导与市场资源对接的全链条金融助力,交通银行推动科技助残成果从概念走向产品、从赛场走向市场。

经过专家评审组打分论证,最终“三千步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获创新产品类一等奖,“专为听力言语障碍人士设计Ai言语康复机”获创新设计类一等奖,“导盲兔AI视觉伴侣”“全地形无障碍机器人”获创新产品类二等奖,“老年人如厕助起器”“启明瞳行—开启盲人新视界”获创新设计类二等奖,“脑肢脊髓迷走协同家用神经调控系统”“AI智能成人纸尿裤”“傲翼™(OHand™)智能仿生手”获创新产品类三等奖,“Runtouch—盲人跑步可穿戴设备”“昏迷患者肌肉被动训练机器人”“盲人水位杯”获创新设计类三等奖;大赛还评选出8个优秀奖,9个优秀组织单位。

发布深圳38项科技助残典型案例

活动现场,深圳市残联集中发布了38个科技助残典型案例,涵盖医疗康复、智能辅具、无障碍出行等多个领域。基因科技“关口前移”,从源头预防出生缺陷;“导盲兔”AI视觉智能伴侣,让视障人士“听见”世界;优化中文声调识别,医疗级助听器助力听障人士重获新“声”;“爱心预约+全程导乘”,科技助力残障人士地铁出行无障碍4个科技助残典型案例代表单位,现场介绍了项目和技术特性,展现了深圳在科技助残领域的阶段性进展与系统性探索。

据介绍,本次案例的征集与发布,旨在搭建技术方与需求方的对接平台,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实现规模化应用,为全国科技助残贡献深圳力量。

大赛得到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及广东省残联指导,由市残联携手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主办,并获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独家冠名。

记者:林玟珊 审核:张玲 校对:马丹 责任编辑:刘晓宇
(作者:林玟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