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深圳收官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08-31 18:3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由自然资源部主办的2025年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决赛,8月30日在深圳光明科学城收官。

2025年,依托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全国土地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自然资源部打造“从山顶到海洋”科技成果巡展、“自然资源科技活动周”“科普讲解大赛”等一系列科普品牌活动。本次大赛作为系列活动的重头戏,通过科普自然资源知识,展示科技创新成果,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推动全社会形成珍爱自然资源、共建生态文明的行动自觉,在线观众超62万人次。

来自全国的39名优秀选手,涵盖地质、海洋、测绘、生态等多个专业领域,以一个个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鲜活故事,展示当前全国自然资源科普工作的最高水平,经激烈角逐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有的选手化身“深地向导”,在充满惊喜的“地下探险记”中讲解岩石储存热量、地热转化为清洁能源;有的选手以能源勘探者的视角,讲述从地心到海洋的勘探历程;有的选手聚焦极地生态,从南极冰间湖的独特环境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大赛同期组织2025年规资海洋科普启蒙行动,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走近耕地保护、海洋探索、生态修复等领域,沉浸式感受自然资源科技魅力。深圳市科技志愿者和小学生代表共同发起保护自然资源的倡议。

在测绘设备成果体验区,深圳鹏锦、武测空间、调测中心等科技创新主体展示的一系列最新测绘设备与成果,如无人机、无人船、三维激光扫描仪、高精度镜头、激光雷达等,备受瞩目。其中,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测绘中心的实景三维VR互动骑行设备,可沉浸式漫游梧桐山骑行道,在虚拟世界中感受“科技+文旅”跨界融合的新体验;实景三维VR交互眼镜还原深圳湾红树林至人才公园段生态系统,可感受模拟的自然变化。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借大赛举办契机,激活自然资源领域创新动能,包括持续推进“AI+测绘”创新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三位一体”体系完善,依托“规资海洋”科普品牌广泛开展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等,为全国自然资源治理与科普工作提供更多“深圳经验”。

(图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