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新华社旗下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报道《深圳:用“城市会客厅”打造“爱阅之城”》,聚焦深圳通过连续26年举办读书月、建设大型书城等举措,打造“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的书香城市。以下为原文。
轻风拂雅韵,满城飘书香。11月2日,一年一度的深圳读书月在全球最大的实体书城“湾区之眼”启幕,这也是深圳首创并连续26年举办的以“读书”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大众文化活动。
在寸土寸金的有限空间里,深圳坚持“把最好的地方留给阅读”,在城市核心地段陆续建成七座单体面积超万平方米的大型书城。这些屹立于城市核心区的文化地标,超越了传统“图书卖场”的概念,成为“城市会客厅”和市民的“精神家园”,为高速发展的科创之城营造出“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的浓厚阅读氛围,成为新时代深圳将经济特区建成文化强市,建设书香社会的载体和见证。
阅读点亮“城市会客厅”
今年深圳读书月活动的主题极具时代气息——“AI时代 爱阅读”,而承办这一盛事的“湾区之眼”也是一个充满创意的奇异之地。建设者们以非凡的创意设计打破建筑边界,13.1万平方米的“双玉盘”建筑形态有机地镶嵌在前海滨海绿轴上,室内书香与海景风光无缝衔接,成为“公园里的书城”,实现了自然肌理与人文气韵的深度交融。

在“湾区之眼”8400平方米的阅读空间里,“自然开放、文旅融合、业态创新、商业活化、科技赋能”不仅是理念,更是空间设计的逻辑。超过10万种30万册图书在此静候读者,主题展览、名家对话、艺术市集、主题沙龙嵌入日常,构建出一种复合型的“书式”生活。开业即爆火,“湾区之眼”书城自9月26日开业至10月8日,累计接待读者近百万人次,仅国庆当天就吸引了13万人次参观体验。

城市延伸到哪里,文化的脉搏就跳动到哪里。深圳将阅读场景融入城市生态,持续为市民打造多元化、高品质阅读场所。深圳土地资源十分珍贵,但大型书城却持续迭代:罗湖书城首创“书业+物业”模式,开启大书城时代;中心书城融合文化消费与公共空间功能,开始打造城市文化客厅;龙岗书城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统,推动运营效率与服务体验升级……书城的每一次迭代都在以全新业态重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书城也从单一图书卖场发展为多维度的城市公共生活枢纽。

在构筑大型书城“四梁八柱”的同时,深圳还培育了200多家特色书店,本土品牌茁壮成长,“覔书店”已在全国布局37家门店,屡获“中国最美书店”称号;“愈欣书店”“旧天堂书店”等各具特色,影响力持续扩大;联合书店·本来艺文馆等港资书店、钟书阁、西西弗等知名品牌星罗棋布;再加上1800余家文化馆、1201个图书馆服务网点,在深圳编织了一个各美其美、丰富多元的阅读网络,打造了“书香满城”的阅读生态。
几十年的持续投入,深圳目前已经构建起了以书城、书店书吧、图书馆等为核心的立体化普惠阅读空间体系,夯实了“城市会客厅”的物理基础。
“逛书城”:特区人的生活方式
在数字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移动设备上阅读,更何况是年轻人聚集的科创之城。但在深圳,依然有越来越多人选择去书店、书城、图书馆享受阅读时光。“逛书城”成了深圳人的文化日常,也是这座“爱阅之城”独特的人文风景。市民们在公园书吧畅谈“山海连城”的自然意象,在层层书墙围合的讲座空间聆听科技与创新的前沿思辨,在莲花山公园紫陌书吧感受特区脉动,在深圳书城偶遇一场星空下的露天音乐会……
在深圳,读书成为日常,书店成为日常。书不再是书店书城空间的唯一主角,书店书城也超越了传统认知中静态的“阅读场所”,成为融合阅读、讲座、看展、交流、创新与休闲的“城市会客厅”,成为市民们身边的“文化便利店”,成为繁华都市中可以在家门口邂逅的“诗与远方”。这一演变映照了深圳建设文化强市的实践成效,更揭示了城市公共空间如何以文化为内核,重塑市民的精神生活。

如今,越来越多的深圳家庭选择在书城过周末,人们节假日约会聚会也最喜欢去书城。深圳在经济快节奏发展的同时,让越来越多的特区人慢下来尽享“书式”生活,“书香之城”的氛围逐渐形成。“深圳有着高速的生活节奏,我们在公园里开书吧,就是想为忙碌的人们提供一个坐得住、读得下、看得远的场所,阅读城市的同时更好地阅读自我。”深圳出版集团旗下深版文管公司书吧项目负责人张华表示。
持续性的文化实践,让阅读成为社会公共空间中的交往行为。爱逛书城、书店俨然已经成为深圳的时尚生活方式甚至是“新民俗”。在书城、书店举办的各类活动不仅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更构建了可持续的社交网络,各式各样的读书会成了深圳人的社交方式,也让外地游客收获了意外惊喜。德国出版集团CEO考察“湾区之眼”后,表示“看到了一个令我们没想到的深圳”。
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尹昌龙认为,阅读与城市发展相互成就。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读书传统。深圳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和人工智能的先锋,就是让这一传统焕发新的活力,积极争做AI时代的阅读先锋,探索未来阅读的无限可能。
“书香是一种氛围”
书香是最温润的城市竞争力。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深圳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更涵养了活力涌动的文化绿洲。深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是国内第一个建造大面积书城的城市、第一个推广“全民阅读”的城市、第一个提出“文化立市”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城市、第一个“为阅读立法”的城市、第一个建设“全国新书首发中心”的城市,居民阅读量、阅读时长等指标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群众性读书活动,久负盛名的深圳读书月始终秉持“品质、品位、品格”原则,26年来累计举办阅读主题活动1.5万余场,吸引约2.4亿人次参与。深圳读书月业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闹钟”与“精神符号”,实现了文化与科技的双向奔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民阅读。作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率先出台阅读相关条例,人均购书量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推动全民阅读服务从“场馆覆盖”向“全域渗透”升级,并形成了贯穿全年、覆盖全市的“阅读文化菜单”。
今年的读书月,深圳宣布成立“全民阅读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各类阅读活动、原创文学创作、阅读空间建设等,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全民阅读,为“书香深圳”建设注入持续动能。这是深圳立足新时代探索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项创举。
深圳市友谊书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玲欣喜地说,这个基金像座“文化桥梁”,把企业、社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让全民阅读从“普及”到“提质”有了长效保障。
通过“共读双城”等品牌项目,深圳还积极推动“图书馆走出深圳”,实现从服务本土到连接湾区、沟通中外的功能跃升。据了解,深圳成功举办了“深港联展”“深港澳三城书对谈”等共读活动20余项,以“阅读点亮科技之光”为主题,推出“湾区+共读”等活动百余场,推动阅文集团优质数字资源进入港澳市场。举办“喀什·帕米尔诗话”,深化深喀共读。举办2025年粤港澳桂琼“共读半小时”活动,近40个城市、2897个基层共读点、95.54万人线上线下参与。推动“深圳之窗—图书馆走出深圳”项目首次走出国门,落地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开启两地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傅伟中认为出版人就是“摆渡人”,工作的本质就是把好书、好故事送到读者手中。“深港共读”如火如荼地开展,让阅读不再是独享的时光,而成了一条温暖的纽带,连接起深圳河两岸的万家灯火。“想象一下,两地的家庭可能正在共读同一本绘本,年轻的创业者们在分享同一本商业传记带来的启发——这种基于共同阅读而形成的默契与共鸣,是任何合作都难以替代的深厚基石。我们要当好‘摆渡人’,与深圳的伙伴们一起,让更多好书、好故事在双城间顺畅流淌,让书香成为滋养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气质最温暖的力量。”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手工筑梦,温暖相伴 在11月2日我参加了助残活动——手工筑梦温暖相伴。这次活动,让我感触很深。 场地内非常热闹,几个志愿者围着两三个陪护对象。有的志愿者与陪护对象边聊天边辅助他制作,有的志愿者虽然沉默不语但手上速度依旧不减。“用这个胶水轻轻点在这朵花上,就大功告成啦!”有一家人很少参与集体的活动,在这一次手工制作也在志愿者的鼓励下,他们举起自己做好的成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原本略显羞涩的陪护对象,逐渐放开身心,主动与身边人交流心得,闲聊家常,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创作一件件精致的手工作品,相继带隐身,每一件都承载着大家的期盼。 这次活动以手工制作为桥梁,既帮助陪护对象锻炼了动手能力,丰富了精神世界,也让志愿者与陪护对象产生了感情,让志愿者们体会到责任与担当。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