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记者 吴春华 通讯员 毕佳莹
10月31日,2025年“深圳人才日”龙华分会场活动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大会在锦绣科学园成功举办。今年的龙华分会场活动围绕“龙华有约”“共筑华章”“智见未来”三大主题,推出重大人才项目签约、人才科技创新产品推介、重要科技创新载体揭牌、重磅人才分享等人才创新系列活动,充分展现了龙华求贤若渴、敬才爱才的满满诚意,聚力营造最好最优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为龙华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0月31日,2025年“深圳人才日”龙华分会场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大会举行,现场为龙华区第四届突出贡献人才(团队)颁证。
市委组织部、市科创局、市工信局相关领导,区委副书记、区长雷卫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有明,区政协主席熊佩锦,区领导宋国帅、黄立敏、赵妍妍出席活动。
雷卫华在致辞中表示,龙华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福地宝地,是成就梦想、绽放人生的创业热土,是近悦远来、群贤毕至的温馨家园。面向未来,龙华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力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将用心用情加大人才服务统筹力度、拓宽人才政策覆盖广度、提升人才服务精准度、增加人才工作显示度,以最大的诚意招引人才、最优的服务礼遇人才、最好的资源培育人才,助力更多优秀人才在龙华安居乐业、奋斗逐梦。
本次活动展现了龙华区爱才敬才的满满诚意:向第四届“突出贡献人才(团队)”颁发证书,表彰其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为首批入选龙华区“优秀青年人才百人项目”的人才代表颁发证书,为他们加速成长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广阔舞台;为新认定的高层次人才代表颁发证书及尚贤卡,提供一揽子保障服务,助力人才办事无难、生活无忧。

活动现场,举行了龙华区重大人才项目签约仪式。
活动进行了龙舞华章人才政策宣讲,举行了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与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重大人才项目签约仪式;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与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协议;还举行了诺亦腾机器人跨本体数据工厂、龙华区场景开放创新中心(锦绣科学园分中心)等重要科技创新载体揭牌仪式;充分展现了龙华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强化“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以人才驱动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引擎的信心和决心。
活动还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邀请深圳市智动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启迪知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诺亦腾机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进行人才科技产品推介,邀请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蔡盼盼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前沿科技和研究领域进行主题分享,为与会人才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据悉,近年来,龙华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出全新升级的“龙舞华章”人才政策体系,累计投入超37亿元真金白银引育人才,推动全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90万人,数字经济人才达30万人,累计引进院士34人,引育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团队36个,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超800人,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超2800人,拥有国家、省、市等创新载体349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4000家,推动形成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良好格局,加速打造“数字龙华”人才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龙华区将始终视人才为珍宝,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着力营造最优科技发展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龙华诚挚邀请各类人才选择龙华、加盟龙华、扎根龙华,与龙华这座青春之城、创新之城共成长同奋斗,不断谱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人才心声
“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来到龙华”
10月31日,2025年“深圳人才日”龙华分会场活动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大会在锦绣科学园成功举办,本报记者采访了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冷晓琨、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监吴若乾、深圳市智动未来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高山、诺亦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戴若犁等与会人才,他们都表示龙华区非常重视和关心人才,尤其是机器人产业链相对完善,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无论是政策上、融资上,市里、区里一直都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才让我们走到今天。所以说我们当初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来到深圳,来到龙华。”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冷晓琨表示,2016年,他和几个同学来到龙华区创业,成立了乐聚智能。如今9年多过去,他们也从最初9个人的团队发展到员工近400人的企业。乐聚智能一路走来,都是在龙华区的保护下、支持下获得成长。
“非常感谢龙华区对我们青年人才的关心和重视。我认为龙华区对我们青年朋友最大的吸引点,一个是对于我们成长的全方位支持,另一个就是对于我们晋升通道的规划。”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监吴若乾表示,龙华区为人才保驾护航,从而让大家能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持续生根。
“龙华是深圳目前唯一打通了整个数字底座的区,这对于我们这种基于科技底座的科技型公司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深圳市智动未来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高山表示,在机器人产业供应链上,龙华区有很好的产业基础,这对机器人公司来讲,供应链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有整个产业的配套,简单来说就是在方圆3公里范围以内,几乎可以找到所有的配套厂商,不管是设备的采买,还是零部件的加工,甚至包括生产居住,周边都能解决得很好。”诺亦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戴若犁也认为龙华区产业配套相对完善,且各级各部门都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整体配套,包括空间质量管理规范,也包括区领导各方面的支持,让我们觉得宾至如归。我们觉得这个片区宜居宜业。”戴若犁说。
相关新闻
深圳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企业家和企业
龙华四名企业家两企业获殊荣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吴春华)11月1日,深圳市隆重举办第七届“深圳企业家日”活动,深圳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企业家和企业,60人获“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30家企业获“深圳市光彩事业贡献奖”。其中,龙华区兰林、刘刚、施红阳、聂泉等4人被授予“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深圳市安宏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天惠有机硅(深圳)有限公司2家企业被授予“深圳市光彩事业贡献奖”。
据了解,兰林、刘刚、施红阳、聂泉等4人是龙华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优秀代表。近年来,作为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他们带领所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龙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他们热心公益事业,勇担社会责任,有力促进了龙华区公益事业发展。
兰林是深圳市查策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该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科技产业政策大数据互联网平台,为国内企业提供全面的政策资讯查询、基于精准算法的智能化匹配工具、高企数据库查询、高企认定自助系统等专业化工具。整合了国内3线以上城市各项科技政策,是国内率先开发出面向项目申报的智能精准评估系统的互联网企业。刘刚是深圳市强瑞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该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治具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的智能制造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已获得48项发明专利、15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和88项软件著作权,另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过程中,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的全方位服务。施红阳是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该公司于2007年上市,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片式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先进的管理体系、雄厚的开发能力、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已成为众多国内知名企业的电子元件供应商。聂泉是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该公司创立于1998年,是一家上市企业,也是国内领先的LCD/OLED整线模组、柔性制造及非标自动化设备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先后与众多世界领先的明星级企业进行专项合作和技术开发,以前瞻性和国际化的视野在股份制集团化发展的高速轨道上,用前沿领先技术和优质产品,助力世界智能显示终端与平台不断更新进步和升级换代。
此次被授予“深圳市光彩事业贡献奖”的深圳市安宏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天惠有机硅(深圳)有限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公益事业,是龙华区知名的爱心企业。其中,深圳市安宏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近年来,在企业负责人彭康良的带领下,该公司在慈善公益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2000万元,重点加大在城乡建设、教育事业、扶贫济困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天惠有机硅(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30多年来,在企业负责人栾义生的带领下,致力于公益事业,先后荣获广东省诚信示范企业、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热心公益,造福社会,文明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让人才既能仰望星空 又能脚踏实地
10月31日,在2025年“深圳人才日”龙华分会场上,从重大人才项目签约到产学研深度对接,从创新载体揭牌到前沿技术路演,这场科技与人才的盛会不仅彰显了龙华区求贤若渴的诚意,更展现出此间构建一流人才生态的系统性思维。近年来,龙华区以政策温度、产业厚度和服务精度为支点,书写着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精彩答卷。
在寸土寸金的粤港澳大湾区,龙华区以超常规的力度打破人才发展天花板。通过升级“龙舞华章”政策体系,构建起覆盖顶尖人才、青年英才、技能工匠的全链条激励机制;从院士工作站专项资助,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补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人才成长的每个阶段。正如乐聚智能创始人冷晓琨所言:“从9人团队到近400人企业,龙华的政策阳光始终伴随我们成长。”这种全周期呵护,让人才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
在龙华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产业与人才正上演着双向奔赴的精彩剧目。作为全市唯一的数字底座全覆盖行政区,这里汇聚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4000家,培育出诺亦腾、海目星等机器人龙头企业,形成“3公里产业配套圈”。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协议、跨本体数据工厂等创新载体建设,龙华成功打通产学研“任督二脉”,让实验室里的论文变成生产线上的产品,使人才的创新价值得到最大释放。
人才竞争不仅是政策比拼,更是服务质量的较量。龙华区深谙此道,建立起涵盖政务、金融、安居、医疗等领域的“尚贤卡”服务体系。从为人才配备专属服务专员,到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从建设人才安居住房,到举办青年人才联谊活动,点点滴滴传递着这个城区的温度。这种人文温度与制度保障的双重加持,使得龙华不仅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更成为宜居宜业的家园。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龙华区的人才战略展现出非凡前瞻性。当全球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龙华以人才链重构产业链、创新链的战略布局,正催生出令人振奋的化学反应。从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突破到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从院士团队的前沿探索到青年创客的激情实践,人才活力正在这片改革热土上竞相迸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实践中,龙华将继续演绎人才与城市共同成长的精彩故事,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龙华新闻评论员 吴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