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维修铺的“焕新”与一位骑手的“蜕变”:桃源街道探索基层治理“双向奔赴”新路径

严珊珊
11-01 09:05
摘要

一家维修铺的“焕新”与一位骑手的“蜕变”:桃源街道探索基层治理“双向奔赴”新路径

在南山区桃源街道的光前村,一家名为“骑行无忧——锐驰暖‘新’维修铺”的店铺门前,新挂上的牌子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它不仅是周边骑手们信赖的“修车行”,更正式成为桃源街道暖蜂服务矩阵中新成员。而店铺的掌门人钟忠,也拥有了一个崭新的身份:桃源街道红骑团党支部书记。

这家小店的“脱胎换骨”和它主人的“美丽蜕变”,共同串联起一个关于温暖、感恩与共建的动人故事,成为桃源街道以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

“技能培训让我重拾信心”: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暖心循环

时光倒回三年前,创业受挫的钟忠一度陷入迷茫。最终,他成为一名美团众包骑手,穿梭于大街小巷。在他人生与职业的转型低谷,桃源街道龙光社区的暖蜂驿站成了他的“避风港”和“加油站”。

“这里给我的远不止一个歇脚的地方。”回忆往昔,钟忠感慨道。街道和社区为他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从授人以渔的家电维修、电动车保养等“硬核”技能培训,到关乎安全的应急知识课堂;从解决后顾之忧的“子女关爱夏令营”,到日常的一杯热水、一顿热饭。这些精准而贴心的举措,不仅解决了他眼前的困难,更如同火种,重燃了他内心的创业热情。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钟忠运用在驿站学到的娴熟手艺,在光前村开起了一家电动车维修店。他深知骑手们的不易,立下了一个温暖的规矩:始终以优惠价格为骑手同行提供专业、快速的维修服务。由此,他完成了从一名“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角色转变,让暖蜂驿站播下的种子,在另一片土壤里开花结果。

“能否把维修店打造成驿站?”:议事会里碰撞出的“金点子”

这场蜕变的关键契机,源于桃源街道一次寻常而又不寻常的“小哥议事会”。会上,街道领导与骑手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急难愁盼”。当街道领导了解到龙光社区仅在龙井村设有一处暖蜂驿站,光前村的骑手们往返休息、充电极为不便时,现场陷入了思考。

此时,钟忠的案例被提及——他不仅是从骑手成功转型的创业者,更是一名热心的党员志愿者。一个创新的想法在街道领导脑中灵光一现:“能否把钟忠在光前村的电动车维修店,也打造成一个服务驿站?”

这个提议瞬间点亮了整个会议室。它巧妙地整合了现有资源:既盘活了钟忠的店铺空间,极大地拓展了社区服务的覆盖半径,又为周边骑手们创造了一个“出门即达”的暖心据点,实现了多方共赢。这一充满智慧的设想,当即赢得了钟忠和在场小哥们的一致赞同与热烈掌声。

“脱胎换骨”:小维修铺的精细化焕新

提议迅速从图纸变为现实。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设计与施工,曾经的“锐驰维修部”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

此前,店铺面临着街边小店共有的痛点:空间布局陈旧、视觉色彩单调、工具物品堆放杂乱。改造后,核心操作区铺上了坚固的灰色地砖,墙面整洁,明亮的条形灯确保夜间维修也清晰无误;针对最大的“储物杂乱”难题,专业的分类储物系统让各类工具、零件“各得其所”,空间井然有序。

门店形象也焕然一新,崭新的LED灯箱店招成为街角温暖的视觉焦点,让奔波的骑手能一眼找到。此次升级不仅是硬件改造,更是品牌内涵的升华。全新的品牌口号“骑行无忧,锐驰暖‘新’维修铺”正式推出。

“‘骑行无忧’是我们对技术的承诺,”钟忠解释,“‘暖新’则是我们服务的温度。这里不仅是修车的地方,更是一个能歇脚、喝水、充电的‘家’。”

“小驿站大作为”:从服务站点到治理枢纽的升华

店铺的升级,远不止是硬件的焕新,更是服务内涵与基层治理模式的深刻升华。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钟忠带领另外三名党员小哥,在维修铺内庄严地挂上了“桃源街道红骑团党支部”的牌子。这个扎根于市井烟火中的小小党支部,自此成为了新就业群体坚实的战斗堡垒。

它成为权益保障的“主心骨”,主动收集、反馈骑手诉求;它成为能力提升的“充电站”,组织技能分享、安全培训;它更是情感归属的“暖心巢”,通过定期恳谈会,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如今,维修铺的功能被极大丰富:红骑团党支部定期在这里开展学习宣教活动,是新就业群里党员喜爱来、坐得住的活动阵地;党员骑手和所有注册加入到“红骑团”志愿队的骑手均可在这里享受维修九折优惠,参与志愿服务获得的“党群G+”积分可以兑换维修服务或小礼物;这里也是社区志愿服务的报名点,墙上张贴着微信群二维码,逐步构建起一个集便民服务、党群互动、志愿参与为一体的综合型平台。

“双向奔赴”:党建引领下的治理新篇章

钟忠的故事和“锐驰维修铺”的模式,是桃源街道深耕新就业群体党建的一个缩影与标杆。从龙光社区首个暖蜂驿站,到扩建成立的“小哥工作室”,再到如今这个“店站合一”的创新试点,桃源街道通过组建“红骑团”、实施积分激励、搭建“一周一恳谈、一月一活动”的议事平台等系列组合拳,成功地将奔波在外的“城市奔跑者”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红骑团党支部的影响力因此而扩大,强化了队伍建设,扩大了店铺服务辐射范围与经济效益,实现了党建与经济效益的“双向奔赴”。

更为可贵的是,这种凝聚催生了深刻的“双向奔赴”。骑手们不再是单纯的服务接受者,他们化身“民情前哨”和“移动探头”,在走街串巷中主动发现城市管理盲点,参与文明劝导、助老扶弱等公益服务,成为基层治理中一股鲜活而强大的新力量。

从“单向输出”的温暖服务,到激发群体内生动力、主动参与治理的“双向奔赴”,桃源街道正以扎实的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在这里,温暖得以传递,善意的循环生生不息,让更多像钟忠一样的“小哥”,在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同时,也成为共建美好家园的重要生力军。

晶报记者 严珊珊

(作者:严珊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