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城吾歌”惠民歌会“城市民谣新世界”专场举行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詹裕敏
11-09 23:0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民谣音乐人带着各自土地最鲜明的音乐特色在此汇聚。

11月9日,“吾城吾歌”——新时代城市民谣歌汇(第三季)惠民歌会“城市民谣新世界”专场在深圳人才公园潮汐广场唱响,来自深圳、南丹、乌鲁木齐、鄂尔多斯等地的5组共19位民谣音乐人带着各自土地最鲜明的音乐特色在此汇聚。

演出现场

演出在一声清亮高亢的苗族飞歌中拉开序幕。来自广西的苗山人乐队致力于将苗族原生态民歌与现代音乐相融合,当晚他们演绎了作品《苗山妹》《那条河》《没有名字的歌》。乐队成员莫仁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希望把民族音乐唱到更广大的世界。

苗山人乐队

深圳本土的来临乐队擅长以音乐描绘都市生活的温暖诗意。他们带来的《小花与阿正》《逍遥之旅》从平凡日常中提炼情感,传递出浓郁的人文关怀。其中,新歌《小花与阿正》通过“中国城市民谣深圳首发中心”完成了首发首演,歌曲在深圳创作,描摹了平凡爱情的可贵,献给在生活中耕耘爱的每一个普通人。

来临乐队

当天正值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举办,演出互动环节也紧扣这一盛事。“十五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深圳将承办全运会哪些重点赛事?”主持人接连抛出趣味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深圳麒麟室内合唱团以创新编排的阿卡贝拉形式献上第十五届全运会会歌《气势如虹》,没有乐器加持,他们仅凭人声的精妙配合,用直抵人心的合唱,为第十五届全运会送上呐喊与祝福。

深圳麒麟室内合唱团

恰克乐队由四位“95后”蒙古族青年组成。他们带来《追风》《云朵儿》等作品,将蒙古族音乐与电子、摇滚元素相结合,让马头琴与电吉他在舞台上展开对话。

恰克乐队

当NAAN馕乐队拨动冬不拉的琴弦,音乐便从内蒙古穿越至新疆。“NAAN”既源自哈萨克语中的“馕”,也是“NEVER AFTER NEVER”的缩写,寓意对音乐的追求永无止境。当晚,乐队带来《HUNTING》《城市游牧人》《黑走马》等作品,伴随着哈萨克族语的吟唱,在冬不拉的明快节奏与澎湃电子音浪的碰撞中,本场演出落下帷幕。

NAAN馕乐队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詹裕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