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十五运会开幕之际:共绘同心圆 共追一个梦

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18:1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共处一个湾区,共定一份期许,这就是同心圆;心是一条心,梦是一个梦,这就是同心圆。

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精心筹备多年,十五运会吸引世界目光!

11月9日晚,十五运会开幕式将在广东奥体中心举行。这场文体嘉年华最动人之处,就是粤港澳三地在珠江口共同绘就的同心圆的熠熠光彩。

“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十五运会开幕式演出的三章名称,都指向这个同心圆。十五运会会徽上,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的花瓣交叠旋转,绘就这个同心圆。“小河弯弯向东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融入宽阔濠江,澎湃同一首歌”……熟悉的旋律见证着,粤港澳三地,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人心相依,勾勒出这个同心圆。

什么是同心圆?共处一个湾区,共定一份期许,这就是同心圆;心是一条心,梦是一个梦,这就是同心圆。不难看到,在办好十五运会的过程中,粤港澳三地都在向着同一个梦想奔跑。

追逐同一个融合发展梦。

全运会从1959年出发走过的66年,正是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怀抱,粤港澳三地合作交流越发密切的66年。从前不可能的三地联合办赛,如今顺理成章,背后是国家发展的磅礴大势,是人心思归的历史必然,更是“硬联通”日益便捷、“软联通”持续深化、“心联通”越发紧密的生动写照。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虽跨越粤港澳三地,运动员却实现了“无感通关”;十五运会火炬、火种盆、火炬燃料瓶极速穿越深圳湾、横琴口岸奔赴港澳;为了保障十五运会赛事顺利进行,香港口岸首开访客“刷脸”通道……每一个细节都在印证:三地同心并肩,携手向前,便能打破地域界限,筑就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广阔舞台,让共享祖国发展机遇的梦想照进现实。

追逐同一个全民健身梦。

体育是跨越地域的桥梁,更是凝聚人心的纽带。多年来,内地运动员到访香港、澳门,总能收获满堂喝彩与忠实“粉丝”,这份喜爱的背后,是三地同胞对体育精神的共同热爱,更是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怀。如今,粤港澳竞技体育捷报频传,群众体育运动蔚然成风:中华武术在大湾区街巷遍地开花,晨跑的人群穿梭于三地绿道,社区球场总能望见挥洒汗水的身影。全运会从来不只是专业运动员的竞技场,更设有丰富的群众赛事,让普通体育爱好者也能站上国家级舞台。这场全民共享的体育嘉年华,正以燎原之势燃旺三地民众的运动热情,让健康中国理念深植人心,让全民健身成为跨越地域的共同追求。

追逐同一个兴业惠民梦。

如果把大型赛事活动比作人的话,那么,以赛为媒,兴业惠民,就是十五运会的落脚点。香港旅游发展局于11月顺势开启“香港缤纷冬日巡礼”,让赛事热度转化为文旅活力;澳门推行“赛场即景点、观赛即旅游”的融合模式,让参赛与观赛人员沉浸式感受城市魅力;大湾区各办赛城市坚持不新建任何大型场馆,而是对既有场馆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无障碍改造,既满足赛事需求,更让专业赛场赛后变身市民健身馆。从赛事流量到经济增量,从竞技舞台到民生空间,粤港澳三地以赛事营城、兴业、惠民,让每一份投入转化为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全运会真正成为滋养城市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催化剂”。

66载全运会薪火相传,粤港澳大湾区同心致远。从融合发展到全民健身,从兴业惠民到民族复兴,十五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精神凝聚。大湾区城市并肩前行,运动健儿奋勇争先,中华儿女同心同德,正向着同一个梦想全力奔跑!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