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消委会发布消费提醒:“双11”购物忙 避坑指南请收好

10-31 08:10
摘要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思韵 通讯员 苏泳娴

“双十一”未正式到来,第一波消费高潮已经汹涌而至,这期间也是消费纠纷的高发期。面对促销大潮时消费者一定要理性。因为“双十一”商品交易量激增,还要做好配送延迟的心理准备,不要在此期间购买急需的物品。对此,宝安区消委员会为大家整理“双十一”避坑指南,供大家参考。

一是选择网购要谨慎。消费者要选择合法的购物网站,比如有第三方交易平台且经营规模较大、专业性强、经营规范、知名度高、口碑及品牌较好的专业购物网站。

二是真假辨别要落实。对网站及网店的真实性要进行查验核实,包括网址、地址、电话、营业执照等内容。同时,还要对网店信誉、售后服务、退换货服务等诸多细节进行全面了解,辨别真伪后再做购物消费决定。

三是购物事项要看清。消费者在查看页面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做到货比三家,克制占小便宜的念头。同时也要谨防部分商家随意扩大或缩小“七天无理由退货”“三包”等使用范围,如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在付款前找商家确认清楚,避免因为误读而造成钱财的损失。

四是货物图片要留心。一些经营者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网络上挂出货物图片不一定是真实货物的图片,即使是真实的图片,其图片与实物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服装、装饰等商品色差明显,消费者要仔细辨别后再到网上购买。

五是警惕先涨价后降价,虚标价格。节日期间,商家纷纷推出促销活动,以打折等方式降低商品价格,但有些商家会抬高商品原价然后再打折,诱导消费者购买,有些商品打完折后甚至比活动前价格还要高。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提前记录价格进行对比,不要轻易被所谓的低折扣迷惑,防止上当受骗。

六是谨防赠品诈骗。消费者要警惕在商品活动介绍页面显示有赠品赠送但是收到货却没有赠品,此外要了解清楚赠品有没有“三包”问题。《产品质量法》中明确规定赠品应提供“三包”服务。

七是小心红包、优惠券诈骗。“点击‘现金红包’链接,可获取红包及优惠券”,这些链接通常为钓鱼网站,点击之后,会造成账户被盗刷的情况,希望大家提高警惕。此外,网购不要通过卖家发过来的QQ号、微信号聊天交易,不要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若收到各种“官方”涉及转账、积分兑换等短信,一定要打官方电话核实。

宝安区消委会提醒 

由于“双十一”购物量较大,消费者在购物前应与商家就发货时间、退换货手续、费用等问题达成协议,做到心中有数。收货时发现货物有损坏或与货单不符时,要固定好证据,拒绝签收。对于未收到的货品要及时与商家进行联系,并在平台上发起维权保障自身的权益。同时要注意及时保留交易信息、双方聊天记录、物流凭证等证据,一旦发生纠纷,可以通过平台客服发起维权投诉,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所在地或者经营者所在地的监管部门、消协组织等投诉维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