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的“运动场” 加码城市健康生活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戴晓蓉
10-27 07:4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在黄木岗、大运、深云公园等地铁枢纽,一批站内“运动场”火热出圈

临近十五运会,深圳的运动气氛愈发热烈。作为展现城市热情的重要窗口,深圳地铁全面上新运动主题氛围,福田、后海、机场等各大地铁站的十五运会打卡点“已到位”,独特设计引来大批市民拍照留念。而在黄木岗、大运、深云等地铁枢纽,一批站内“运动场”更是火热爆棚,羽毛球、网球、匹克球、桌球等运动项目悉数覆盖,市民在工作之余、通勤路上就能享受“零距离”运动福利,沉浸式感受全城迎十五运会的“热辣滚烫”。

在黄木岗、大运、深云公园等地铁枢纽,一批站内“运动场”火热出圈。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地铁+运动”模式人气爆棚

周末的黄木岗地铁枢纽,站内运动馆人气爆棚。记者在现场看到,羽毛球、网球、桌球等专项场地几乎座无虚席,“运动迷”们挥汗如雨,一展身姿。不少路过的市民放慢脚步驻足观赏,俨然一副运动会“现场直播”的既视感。

“黄木岗地铁运动馆现在很火,交通方便、环境又好,周末经常爆满,平时人也不少,场地预约都要拼手速!”家住附近且常来运动的年轻人小黄告诉记者。

作为全国首个地铁站内运动馆,黄木岗运动馆让深圳人在地铁站里实现了“运动自由”。这种“地铁+运动”的模式精准匹配了上班族利用碎片化时间健身的需求,深受市民欢迎。

“地铁运动场”全市多点开花

在深圳,能运动的地铁站可不止黄木岗一处。从2022年至今,“地铁+运动”模式已在全市“多点开花”。近期新开的大运站运动馆、侨城东站羽毛球馆等,人气同样居高不下。这些运动场地身处闹市、环绕社区,交通便捷,给市民带来天然的亲近感。

“真的很惊喜,居然发现大运枢纽里新开了超大型运动馆!利用枢纽空余位置改造,下班不用出地铁站就能直达,身边又多了个不怕风吹雨淋的运动场地,一定要去打卡!”龙岗网友近日在社交平台发帖点赞。

深铁睿驰运动空间项目负责人刘阳介绍,市民通过“深铁文体通”小程序预约即可进场,场地需自带运动器材,部分场馆配备更衣室。“场馆建设初期,我们会面向周边3公里居民做定价调研,结合设备设施开展市场评估,最终定价基本低于市场价,市民接受度很高。”

“边角余料”变身全民健身宝地

“地铁+运动”模式,是深圳建设“15分钟健身圈”的创新探索。“地铁系统建设运营中,常会形成连接通道、停车场上盖平台等‘边角余料’空间,以往多处于闲置状态。”刘阳表示,“如今我们因地制宜将这些空间改造为运动场地,有效补充了全民健身公共资源。通过市场化运营,去年已实现营收超3000万元,市民认可度极高。”

据了解,截至2025年10月,深圳已累计开放深云、上水径、竹子林、侨城东、民乐、塘朗(塘朗运动中心、塘朗匹克球场)、黄木岗、长圳、安托山、松岗、置业大厦、大运等14处“地铁运动场”。场地总面积达21.85万平方米,包含112片专业场地,覆盖足球、羽毛球、网球、壁球、击剑、游泳、健身等多种运动,累计服务市民数十万人次,已成为城市“一站式”健康生活的新场景。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戴晓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