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南山区将产教融合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此背景下,10月23日,南山区工商联在深圳虚拟大学园举行“智汇南山·产教融合”校企对接活动,活动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汇聚了政府部门、高校科研团队与行业企业代表70余人,共同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新明企业家协会承办,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大力支持。南山区工商联相关负责同志指出,南山作为深圳的科技创新核心区,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本次活动是南山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实践,旨在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学术成果到产业应用的关键环节,推动科技、人才、产业深度融合,是工商联服务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具体举措。
学术分享环节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副教授何笑雨以 “AI 大模型技术与应用” 为主题作报告,不仅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突破与未来发展趋势,更用前沿理论为现场企业探索技术落地提供了专业支撑。随后,学院产学研负责人叶健文接续分享,聚焦可信大模型等核心研究方向,详细介绍了学院的产学研转化成果,清晰展现出高校科研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助力产业升级的实践路径。
产学研转化代表性企业深圳市大医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聚瑞云控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代表,结合扎根南山深耕产学研的成功实践,分别围绕核心业务作分享。其中,大医匠科技聚焦 “AI + 机器人” 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应用,系统介绍了技术如何赋能人类健康呵护的具体成果与转化路径;聚瑞云控科技则详解人工智能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创新突破,展现了技术落地产业的实际效能。两家企业还同步分享了产学研合作中的关键经验,并结合发展需求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产业协同的相关诉求。
在对接环节,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代表围绕技术需求、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等展开深入交流,实现了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奔赴”的实质性转变。深圳市中和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龙吟弘博科技有限公司等与科研团队探讨了物联网、传感器与机械手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针对深圳市对接平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出的AI视觉在物流行业识别准确率难题,科研团队现场给出了模型优化与轻量化的可行性路径;深圳聚瑞云控科技有限公司、亚马逊云科技等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招聘提出需求,学院一一回应,将持续从技术和人才方面支持企业发展,现场达成人才培养合作意向。校企双方积极互动,交流热烈。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杨艾琳表示,高校作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呼吁企业与高校携手,在前沿科技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协同、共生共荣的创新生态。
本次活动不仅是南山推动产教融合的生动缩影,更是深圳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生态的一次务实举措。通过政府搭台、校企对接,有效促进了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有机衔接,为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南山区工商联将持续致力于优化协同机制,扩大对接范围,深化合作内容,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与科技创新的区域标杆,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南山智慧与南山力量。
晶报记者 严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