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著名导演、威尼斯终身成就奖得主沃纳·赫尔佐格唯一回忆录《灵魂的风景:赫尔佐格回忆录》中文版首度面世。
永远造梦的冒险家
沃纳·赫尔佐格是杨德昌、特吕弗、大卫·林奇、科波拉推崇的电影大师,和文德斯、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并称“德国新电影四杰”。他没上过电影学院,26岁拍出第一部长片,便获得柏林银熊奖。他的创作生涯超越半世纪,执导七十多部影视作品,拍出影史留名的《陆上行舟》《阿基尔,上帝的愤怒》,斩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大奖,并在刚结束的2025年威尼斯电影节中被授予终身成就金狮奖。
《教父》导演科波拉盛赞他的作品“每一部都独具一格,彼此风格迥异,却又皆属杰作”,在这点上至今无人超越:“赞美赫尔佐格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庆祝的是,世上竟真有这样的人存在。”
有人说,赫尔佐格拍电影的过程,比他的电影更精彩——这位影史上最疯狂的导演,用摄影机单挑世界,火山、荒漠、雨林都是他的影棚,永不疲倦,永远造梦。
现在,八十岁之际,他首度亲笔回顾自己史诗般的狂热一生:“我不是艺术家。我是个战士。”
展现灵魂深处的风景
吃皮鞋、跳仙人掌丛、催眠演员,在冰雪中从慕尼黑徒步前往巴黎;曾在秘鲁险些被游击队斩首,在喀麦隆被关进监狱,在中非患上传染病。他人生的每一页都在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向我们展现自然的极境,也记录死亡的绝境。
生于战后德国的废墟中,在“无父无政府”的乡村野蛮生长,十五岁决定当导演并终生不悔,在夜班焊工飞溅的金属火花中攒出电影梦。他也毫无保留地从童年讲起,剖析自己暴风雨般的灵魂,以最平静的语气讲出最疯狂的风景。
他说:“我并不是在寻找极端。我是在寻找我认为正常的东西。”
传奇电影人的创作高光集锦
他不爱分镜和棚拍,不受资本青睐,却有勇气在丛林造出一艘巨轮,完成影史上最伟大的奇观;他偏爱怪人,着迷无用,总站在异端一边,只为堂吉诃德们立传,以“狂喜的真实”重新发明了纪录片;他创办“流氓电影学校”,鼓励新生代导演不顾一切地创作,甚至为后辈而吃下一只皮鞋。
这本书是一位传奇电影人的创作高光集锦——用偷来的摄像机拍出第一部作品,扛着机器闯入NASA基地、即将爆发的火山、史前洞穴等禁区,在朝鲜士兵手下保住胶片;更是一本写给所有年轻人的行动手册——教你如何把摄影机当成武器,反对教科书的规范路线,找到自己的声音。
以梦的力量击中你
和“魔鬼”金斯基的相爱相杀,与旅行作家查特文同行到生命尽头的友谊,为祈求恩师康复而从慕尼黑走到巴黎的冰雪之旅——在电影之外,一位独行客罕见流露的温柔片刻。
走钢索般经过两侧都是深渊的20世纪:赫尔佐格从战后德国的瓦砾和废墟、无水无电的原始乡村走来,抵达消费主义蔓延,精神分析流行,算法、监控、人工智能当道的网络世界;他行走于时空的边界,捕捉撒哈拉深处的蜃景,探入封存三万年的肖维岩洞,追寻从未被凝视的影像。
最会讲述奇异故事的导演,以发烧式的意识流叙事,火山喷发般的炽烈感情,展现其内心和世界之间最奇异的纠缠、搏斗、和解。正如麦克唐纳所言“将以梦的力量击中你”。
“电影是我的旅程,而写作是我的家。我的写作肯定会比我的电影,我所有的电影都更长寿。”

《灵魂的风景:赫尔佐格回忆录》
(德)沃纳·赫尔佐格 著
文汇出版社
2025年10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