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就市民网友反馈的问题实地探访发现,深圳部分公交站台候车座椅设置不充分、不合理,特别是有的站台长时间太阳直晒,座椅烫得没法坐。
座椅“烫屁股”,小事不小。微小的细节,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温度。座椅“坐不住”,不仅是体感的不适,更折射出公共设施设计中人文关怀缺失、相关建设管理部门公共服务意识不足。公共设施不是“样子工程”,而是市民生活的“日常伴侣”,细节做不好,公共设施的使用效能就会打折,真金白银的投入也会付诸东流。当公共设施遇上高温考验,到底该让谁的屁股先“坐不住”?建议设计者和决策管理者率先“坐一坐”,让“屁股投票”取代“纸上方案”。
座椅“坐不住”,解决起来并不难。问题的背后,是“管理优先”压倒“使用体验”,解决问题,要从“管理思维”转向“用户思维”。时时处处站在“用户”的立场考虑问题,一方面让使用者成为设计的参与者,让城市在动态更新中“止于至善”;另一方面,决策管理者要身体力行,当好“第一位用户”,就能发现“盲点”、找到“痛点”。
就拿改进公交站台候车座椅来说,站台上加一块遮阳板,座椅上换一种反光涂层、加一个隔热材质的椅套,不必推倒重来,也能解决问题。
编辑 李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