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原创首部跨界融合新粤剧《决战之燎原》:“双梅花”联袂创粤剧精品 “粤剧+网游”绽文化新姿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10-04 22:45
摘要

当年轻的深圳遇上粤剧的雅韵,一场关于传统戏曲守正创新的新时代艺术实践正在深圳发生。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市粤剧团制作演出的深圳原创首部跨界融合新粤剧《决战之燎原》,以“破”为“守”,以“星火”之心,向“燎原”之梦,在深圳这片“敢为人先”的文艺沃土,大胆探索粤剧新样式、培育新观众、拥抱新时代。

该剧以其强大的主创团队和独特的“粤剧+网游”基因,还未上演就吸引了大批游戏粉丝和粤剧观众的关注,让粤剧在当代活化“焕新”,不仅为传统戏曲开辟年轻化表达的新路径,更以“破圈”之姿搭建起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对话的桥梁,是深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的又一力作。该剧于10月4日在深圳保利剧院成功首演,并将在10月5日、6日演出两场。

跨界融合 解锁粤剧艺术全新打开方式

粤剧,是传承数百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剑网3》,是金山集团旗下西山居开发的武侠网游,是一个持续运营发展16年的老牌MMO游戏(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两者在《决战之燎原》中有机融合,既保留了游戏的世界观和人设基础,又凸显了粤剧的风韵与美学,解锁了粤剧艺术的全新打开方式。

《决战之燎原》讲述了游戏设定背景下的“安史之乱”时期,主管江湖事务的天策府统领李承恩率部与叛军狼牙军周旋。其间,他遭叛徒算计,天策府陷入危机。经历背叛、牺牲与重逢,最终李承恩重整旗鼓,集结各门派和江湖义士击溃狼牙军,收复天策府,以满腔热血呐喊出“长枪永守大唐魂”的忠义宣言。

该剧主线围绕天策府与狼牙军的决战,展现的是家国大义;副线则通过人物情感多线并行。剧内的李承恩坚韧不屈、愈挫愈勇,凸显了一代人的信念与守护,播下保卫国家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剧内的李承恩、天策军、江湖义士表现出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并让其穿透历史与深圳市粤剧团对粤剧艺术“火种”的守护,乃至深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形成跨越时空的同频共振。正如编剧欧舜所说:“你我皆星火,同心可燎原!”

守正创新 让非遗从“正”中走出“新”路

“自诞生伊始,粤剧最核心的生命力便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以开放的姿态,不断吸收、融合、创新,这也成为粤剧的鲜明特点。”《决战之燎原》的主演、深圳市粤剧团团长彭庆华表示,粤剧是自带创新基因的艺术,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高度契合。年轻、创新的深圳,不断鼓励突破与探索。厚植深圳文化沃土,作为深圳唯一的国有专业戏曲院团,深圳市粤剧团将创新融入血脉,曾诞生了《驼哥的旗》《风雪夜归人》等屡获国家级奖项的精品力作。

《决战之燎原》的新,新在理念突破,大胆破圈,让传统与现代于粤剧板腔中交融;新在科技赋能,光影为笔、数据为墨,在唯美的舞台空间,构建出一个既能唤起玩家深刻记忆、又能带来戏迷全新震撼体验的“活的江湖”;新在音乐融合,以传统粤剧板腔、曲牌、歌谣等为根底,结合影视、游戏的编配手法贴合剧情量身打造,既不失传统韵味,又彰显时代韵律。《决战之燎原》的新,还新在传统戏曲服饰美学的数字化解构和现代化转译,新在与传统粤剧和而不同的运营模式和目标人群,让非遗和网络游戏破壁碰撞,在年轻观众群体中产生更好的推广影响力。

《决战之燎原》从“正”中走出“新”路,其“根”与“魂”仍然深扎粤剧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该剧通过戏曲与网络游戏的跨界融合,实现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艺术突破——粤剧借助游戏IP焕发新生,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其遵循粤剧的艺术规范,确保其唱腔、做功、念白、武打等核心技艺得以完整保留,实现了“戏以曲传”的根本。“我们希望通过《决战之燎原》,让更多的青年观众了解粤剧、理解粤剧、爱上粤剧,向广大观众洒下粤剧的‘星火’,让粤剧在新时代绽放新姿。”彭庆华表示。

代代相传 两代“梅花”接续焕发传承活力

粤剧艺术代代相传的“火种”何以燎原?

剧中的两大角色——天策府统领李承恩以及七秀坊侠女“燕秀”小七,由一级演员彭庆华、李嘉宜领衔演绎。两位都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是“双梅花”组合,也是师兄妹组合——两位都师从粤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丁凡、欧凯明。此次演出中,丁凡、欧凯明也通过声音出演了剧中李隆基、薛直两个角色,体现出粤剧的薪火相传。

与此同时,“二度梅”获得者冯刚毅以及其他7位艺术大家共同组成《决战之燎原》艺术顾问团队,为剧作保驾护航。冯刚毅是前深圳市粤剧团领衔主演、副团长,而这次的主演彭庆华是新任深圳市粤剧团团长。排练阶段,冯刚毅多次到现场指导,充分体现了深圳市粤剧团艺术梯队的传承和延续。

剧中,既有深圳市粤剧团的“老戏骨”坐镇,又有“中坚力量”挑大梁,还有大批年轻“后浪”注入新鲜血液。深圳市粤剧团首次与广东艺术职业学院开启校企合作新模式,精选部分学生参与排练,实现艺术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双向发力,让粤剧这颗珍贵的“南国红豆”,焕发出更加炫目的光彩。14岁的张沥行就是其中一员。他在剧中饰演少林小和尚,展示一段精彩的少林拳。他告诉记者,参演这部戏收获良多,不仅学到很多粤剧的武打技能,还得到前辈老师的倾囊相授。

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32.5岁。对于前身为1974年组建的宝安县粤剧团的深圳市粤剧团而言,此次《决战之燎原》的演员队伍更为年轻、充满青春活力。55人组成的演员阵容中,“00后”和“10后”的演员就有30人,超过总人数的一半。

此外,该剧主创团队还汇聚了多次获得“文华导演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一级导演韩剑英等国内一线优秀创作者,共同探寻粤剧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兼收并蓄 “深圳出品”文艺佳作竞相涌现

《决战之燎原》是粤剧与网游的跨界融合,也是文艺创作与游戏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沃土催生时代新芽,以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深圳原创首部跨界融合新粤剧《决战之燎原》为代表的“深圳出品”文艺佳作竞相涌现,在新时代深圳文艺沃土持续生发。

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在守正创新中持续推动深圳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出文艺“攀峰”之作。

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文艺精品创作,从顶层设计到体制机制创新、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从改革攻坚到推广扶持,为文艺精品创作营造一流环境。国有及民营文化企业凝心聚力,文艺名家齐齐发力,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不断聚集,为文艺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一系列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迭出,呈现“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势,充分展现出深圳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构筑新时代文艺标杆的决心与担当。

去年12月,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公布,深圳成绩斐然,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广播剧《我从湾区来看你》、歌曲《一路生花》(2024特别版)共3部深圳作品获奖;今年,在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又有13部深圳作品获奖。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持续开展国内外巡演,已在全球51个城市演出273场,其片段相继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龙年春晚、上合峰会文艺演出等国家级平台,其团队参与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今年底,《咏春》还将赴加拿大驻演20场。同时,深圳市粤剧团的经典粤剧《驼哥的旗》将代表广东省于10月9日-10日,进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

深圳原创首部跨界融合新粤剧《决战之燎原》则是深圳重点打造的又一力作,汇聚各方资源,持续擦亮“深圳出品”文艺精品金字招牌,持续讲好深圳故事、广东故事、大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深圳,新芽竞发,生机无限。文艺精品源源不断、文艺人才青蓝相继、文化品牌特色鲜明、文化“生态系统”生机勃勃,彰显着这座城市引领新时代文艺风尚,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的决心与实力。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