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低垂,万象商业在深圳展开新的双翼:深圳湾畔,水幕光影与马蒂斯艺术装置在万象城交相辉映,以“BAY TO LIVE”对话全球;凤凰山脚,深圳怀德万象汇正在蓄势待发,以“理想的附近”深耕区域生活。这两大商业体共同勾勒出万象系在深圳的战略图景——既筑就与世界对话的平台,也夯实服务日常的社区基石,以“全球高度”与“区域温度”的双核驱动,谱写这座城市商业进化的新篇章。
作为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世界级商圈的核心载体之一,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及后海片区的宏伟蓝图正加速落地。在此背景下,9月30日,深圳湾万象城二期以“三廊五院”的建筑美学和“商业+艺文”双螺旋发展战略正式亮相。这不仅是单一项目的扩容,更是深圳湾综合体以“BAY TO LIVE 从湾区,向世界”为核心理念,立足世界高端消费圈层,迈向全球湾区商业标杆的关键一步,标志着深圳世界级商圈建设步入新阶段。
现场实景图
而深圳怀德万象汇计划于2025年11月底亮相,以约18万平方米的体量打造“社交生活聚落”,旨在改写宝安商业格局,与深圳湾项目形成“高度”与“广度”的战略协同。
空间无界,以国际视野打造世界级湾区的滨海商业典范
深圳湾万象城二期以“三廊五院”为建筑核心,打破传统商业边界,将商业功能、自然景观与文化艺术有机融合,打造出“会呼吸”的沉浸式世界级滨海商业体,重塑商业与城市的共生关系。
在空间布局上,项目通过地下、地面与空中二层的立体连通,构建高效舒适的慢行网络。其中,长达2公里的“深圳湾大街”空中慢行连廊作为核心纽带,无缝串联“春笋”、深圳湾万象城、深圳湾文化广场、人才公园等后海核心地标。地面和地下更通过错落布局的店铺与休憩区,打造“日间社交、夜间赏景”的院落空间,成为市民打卡新地标,推动“产业-商业-文化-生态”资源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有机整体。
现场实景图
生态设计进一步凸显项目国际视野。通过垂直绿化中庭、屋顶花园和下沉“绿谷”等手法,将自然元素深度植入商业肌理:梯度式种植的绿植形成垂直森林体系;季节性花木营造随时间变化的景观效果;下沉“绿谷”则以山谷起伏的形态设计,成为连接人才公园的“绿色通道”,实现自然向商业的延伸。这种“自然嵌入商业”的设计,不仅大幅提升客群停留时长,更精准契合新一代消费者对“品质感”“体验感”“绿色可持续”的高阶诉求。
现场实景图
多个特色空间节点进一步丰富体验维度:WAVE广场以世界级水景THE WAVE为核心,与“春笋”形成视觉对话,勾勒出深圳湾标志性天际线;水幕广场以“春风的褶皱”为灵感打造金属纱帘水幕,成为艺术与商业结合的重要载体;“绿谷”与中心河则通过亲近生态的设计,实现商业与滨水景观的自然衔接。
随着二期的亮相,深圳湾万象城分区体系同步更新:原一期区域明确为“A区”,二期则划分为B区、C区、D区三大核心板块,各区域对应独特院落构造,形成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推动项目从商业空间向“集生态、文化、艺术与社交于一体的城市公共场域”升级。
这种分区也并非简单的空间划分,而是对标全球大型综合体的运营逻辑,塑造“连接自然、促进交流”的国际化都市生活方式,让高端消费、家庭休闲、艺文爱好者等不同客群都能找到匹配场景,进一步夯实“从湾区向世界”的空间基础。
超120家首店,构建链接全球的“稀缺性+体验感”消费生态
如果说“三廊五院”所构成的B、C、D区是二期的 “骨架”,那涵盖超120家首店的近 300 家全品类品牌矩阵,便是项目“链接全球消费资源、服务湾区高端需求”的“血肉”。
现场实拍图
这些首店并非单纯追求“数量稀缺”,而是以“从湾区 向世界”为导向,筛选与全球消费趋势同步、与湾区客群需求匹配的品牌,推动湾区消费从“买全球”升级为“享全球同款体验”。
其中,B区地上层以“品质休闲场景营造”为核心,庆春朴门约2600平方米独栋门店是其中一大亮点——作为品牌在区域内的标志性布局,该独栋空间深度结合二期“院落式”建筑特色,通过通透玻璃立面、内庭绿植景观与开放式休闲区设计,打造出兼具自然氛围与社交属性的消费场景,延续品牌核心定位的同时,又依托独栋空间的专属感,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的休闲体验,成为B区地上层彰显“体验感”的核心亮点。
B区地下层则聚焦科技与生活方式探索,数码领域引入拓竹科技全国首店、IQUNIX 等品牌,精准触达科技爱好者;饮品板块集结tea'stone、铁手咖啡等热门选择,营造轻松的休闲社交场景;年轻美妆护理品类涵盖 eios、to Wild 等潮流品牌,贴合新生代审美需求;同时引入M ESSENTIAL华南首店、POEM华南首店、UMA WANG全国最新形象店、PORTS 1961精品店等设计师服装品牌,进一步丰富生活美学体验。
C区地上层是融合购物、休闲与水幕广场的多元社交空间,集结了多类首店餐饮品牌——既有屿・闽菜的“闽”菜鲜醇、胡麻的创意中餐、龍璟的江浙食艺以及雁舍的湖湘本味,更有旬舍by Nagamoto的日式餐食细腻质感。
C区地下层构建了完备的国际美妆护理矩阵,搭配多元风格服装及特色餐饮,实现美丽与味蕾的一站式满足。
D区首二层以博物馆式的建筑灵感营造文化氛围,汇聚MAMMUT华南首店、HOKA华南首家品牌概念店、JORDAN WOF华南首店、迪桑特明日世界全新形象体验店、KOLON SPORT 深圳首家Kolon Kraft店及BROMPTON中国直营店等20余家高势能户外品牌,致力于打造华南高品质户外运动消费目的地;
D区地下层则主打生活方式业态,集合了零售、美食、数码3C等多种业态,满足年轻人“打卡全球潮流”的需求。
这些首店的核心价值,在于让“全球稀缺体验”融入湾区日常——当消费者在深圳湾万象城就能享受到与纽约、东京、巴黎同步的品牌服务与场景,项目“从湾区 向世界”的主张便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消费升级。
文商无界,从“消费地标”到“对话世界”的文化艺术聚集地
在“空间无界”与“消费引领”之外,深圳湾万象城通过“商业与艺文双螺旋赋能”策略,让商业空间成为“与世界文化艺术对话的平台”。项目以“湾区万象艺术季”为核心载体,通过六大艺术主题、100余场艺文活动,从大师级装置到好莱坞级光影秀,从重磅摄影展到沉浸式音乐会,让艺术不再是孤立的展览,而是与购物、休闲、社交无缝交织的日常体验,实现“文商无界融合”。
在艺术展览层面,项目同时呈现经典与当代的双重叙事:全国首发的“致敬马蒂斯艺术之旅”将16组艺术装置融入建筑空间,让顾客在购物动线中自然邂逅艺术。这些作品以马蒂斯的画作为灵感,与二期“三廊五院”的建筑设计形成对话,创造出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同期开幕的“马丁•帕尔:简明扼要”摄影展华南首展(展览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至2026年2月28日),则通过近400幅作品呈现马丁•帕尔50年创作生涯,其中中国题材专题强化了本土关联性,让湾区观众既能看到世界摄影史的经典,也能找到熟悉的文化符号。
科技艺术成为融合创新的重要方向。由好莱坞特效团队Territory Studio打造的水景光影秀“未来之梦”(9月30日至10月8日),以WAVE广场为舞台,将深圳城市发展史转化为沉浸式视听盛宴。
荣耀阿尔法全球旗舰店于水幕广场推出的“AI灵感烟花”通过交互技术,让消费者生成专属电子烟花,体现了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创新实践;其于下沉“绿谷”打造的“AI游园会”则设置机器人下棋、灵巧手猜拳等游戏,将商业常见的科技营销转化为具有娱乐性的艺术互动。
多元艺文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体验维度。BAY MUSIC水幕音乐会打造滨海音乐现场;
TEDx演讲和艺术脱口秀则构建了思想交流平台。这些活动不仅提升客群停留时间,更通过内容价值强化项目的情感连接。
品牌业态与文化艺术也形成深度协同。马克图布Pingu主题快闪将IP体验转化为运动消费场景,Nespresso咖啡工坊将饮品消费延伸为生活美学体验。Hi艺术空间推出的新雕塑展览,则让商业与艺术更完美的结合,让艺术走进观众的日常生活。
Hi艺术空间实景图
这些艺术活动与品牌快闪,并非商业的“附加项”,而是与深圳湾万象城的空间设计、业态布局深度融合——艺术装置落在购物动线旁,光影秀依托商业广场的水景,音乐会与水幕广场的社交属性呼应,让消费者在挑选商品、享用美食的同时,自然沉浸于文化体验中。
这种“无界融合”,既打破了“商业=消费”“艺术=小众”的固有认知,丰富了商业空间的内容价值,更提升了商业体作为文化平台的社会功能,让深圳湾万象城成为“湾区文化艺术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艺术融入湾区” 的双向通道。
项目的“文商融合”并非短期行为:规划与商业面积基本持平的四大文化场馆将于2026年开放,直观体现“以文化赋能商业、以商业承载全球文化交流”的战略权重;
效果图
未来还将与相邻的深圳湾文化广场(在建)联动,引入国际剧目与展览,构建“永不落幕的全球艺术盛宴”——这一系列动作,正是“从湾区 向世界”愿景的长期落地,让深圳湾万象城从“消费地标”升级为“对话世界的文化艺术聚集地”。
夜间经济,塑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情感社交型”夜间消费生态
夜幕下的深圳湾万象城,不仅是“夜间消费场所”,更是“向世界展示湾区夜间活力的窗口”——不同于日间的艺术漫游与购物探索,夜晚的空间以“情感释放”与“社交连接”为核心,通过国际级艺术光影、多元演艺活动与梯度化夜间业态,构建“可与全球知名夜经济商圈对话”的夜间生态,重塑湾区夜间消费的“全球辨识度”。
“未来之梦”水景光影秀与BAY MUSIC水幕音乐会轮番上演,将深圳湾夜空转化为流动艺术现场;而散布在各处的露台餐酒吧,共同构建出层次丰富的夜间消费图景。
由好莱坞特效团队Territory Studio打造的“未来之梦”水景光影秀(9月30日至10月8日),依托WAVE广场的圆形下沉空间,运用激光投影与水幕技术,在夜间呈现沉浸式视听盛宴。
同期在C区水幕广场举办的BAY MUSIC水幕音乐会,邀请多个乐队现场演出,将音乐艺术与滨海夜色相融合,营造出松弛的夜间社交氛围:观众或坐或站、或轻声合唱、或随性起舞,音乐会不再是“严肃的观赏活动”,而是串联“傍晚休闲”与“夜间消费”的过渡节点——不少人在演出结束后,顺势前往周边餐酒吧开启“续场社交”,形成“活动引流-消费承接”的闭环。
梯度化的夜间业态布局,满足不同客群的多元需求:滇FU・山野普洱菜、SOOK、To va by Paulo Airaudo等品牌营业至凌晨1:00,提供从地方特色到国际料理的多元选择,瞄准“夜间社交与宵夜需求”;CAAN by OUR、ANT・烤肉料理、ÉPICE泷盈等主打高品质晚餐场景,营业至23:00,满足商务宴请与精致聚餐需求,食材与烹饪工艺同步全球高端餐饮趋势;李茶的茶等饮品品牌营业至午夜,为夜间游逛提供“轻态消费补充”。这种“分时段、分客群”的布局,不仅覆盖不同时段需求,更让湾区夜间消费“既有在地特色,又有全球水准”。
此外,空间设计也为夜间体验提供了有力支撑。水幕广场、WAVE广场等开放式场所在夜间转化为演艺场所,空中连廊与绿谷街区通过灯光设计强化夜间漫游体验,使建筑本身成为光影艺术的载体。这种空间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提升了夜间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未来,随着四大文化场馆陆续开放,项目将引入夜间展览、剧场演出等内容,并与深圳湾文化广场联动形成“购物-观展-演艺-休闲”的超级夜间体验闭环——这不仅是对湾区夜间经济的升级,更是项目“从湾区 向世界”愿景在夜间场景的落地,为湾区夜经济发展提供“深圳范本”。
湾区标杆,以“从湾区向世界”愿景引领全球消费生态协同
深圳湾万象城二期的开业,不仅是单一商业体的扩容,更是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实践。从七年前一期奠定高端零售基石,到如今二期以 “BAY TO LIVE 从湾区,向世界”为理念整合文化、艺术与社交功能,项目的进化轨迹,正是湾区商业从“区域核心”迈向“全球标杆”的缩影——它不仅推动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更以“标杆之力”带动整个大湾区商业与全球高端消费圈接轨。
实景图
作为深圳商业地标集群的核心,南山区汇聚了深圳湾万象城等标杆项目,常年占据全市新增首店的核心份额,而深圳湾万象城二期超120家首店中,华南首店占比居区域前列,国际品牌首店数量领先——这不仅是“数量叠加”,而是“从湾区 向世界”理念的直接体现:国际奢品的独家体验、户外潮流的华南首秀、文创生活的在地化创新,既填补了区域高端消费空白,更让湾区消费审美与全球同步。当全球品牌将深圳湾万象城作为“进入湾区市场的首选平台”,项目便成为“全球消费资源向湾区集聚的核心枢纽”,印证了深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辐射力与吸引力。
区域协同的效能,更在场景创新中被放大。开业当天,不少来自大湾区城市的客群,专程为“马蒂斯艺术装置”“未来之梦光影秀”或BAYMUSIC水幕音乐会而来,他们的“跨城出行”,不仅是“商业消费”,更是“参与全球文化体验”。
而长达2公里的“深圳湾大街”空中慢行连廊,更是打通区域协同的关键纽带——它不仅将“春笋”、深圳湾万象城、文化广场与人才公园等后海核心地标无缝串联,更让原本碎片化的“产业-商业-文化-生态”资源形成有机整体,推动区域商业客流提升,加速“后海-深圳湾”世界级商圈的形成。
从2018年一期奠定高端奢侈品基石,到如今升级为“文化、艺术、商业深度融合”的生态型综合体,这座总体量近25万㎡的超级项目,正逐步兑现其“BAY TO LIVE 从湾区,向世界”的愿景,超越“购物载体”的单一属性,成为“城市公共客厅”:白天可漫游艺术场景,夜晚能沉浸烟火社交;既承接国际消费资源,也赋能本土文化输出,多元场景交织出连接世界与东方的城市界面。
超400家品牌,深圳怀德万象汇构筑“多核生态”的区域基石
当深圳湾万象城二期以“从湾区 向世界”的愿景打造全球湾区商业标杆时,位于宝安福永的深圳怀德万象汇正以“理想的附近”为理念,打造“社交生活聚落”,为深圳商业“多核驱动”生态筑牢“广度”基石。这座预计于2025年11月底开业的商业巨舰,总体量达18万平方米,将成为深圳规模最大的万象汇项目,与深圳湾万象城形成“全球高度”与“区域深度”的呼应。
效果示意图
深圳怀德万象汇的独特优势在于“TOD+生态”的双重赋能:作为TOD上盖项目,它与地铁12号线怀德站无缝衔接,可快速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覆盖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及高素质年轻客群,为区域商业注入“高效便捷”的基因;同时,项目坐落在凤凰山森林公园脚下,三公里范围内环绕翠岗公园、望牛亭公园、立新湖公园,“无公园不商业”的区位优势,让它成为“自然生态与商业体验融合”的区域标杆——这种“高效+生态”的定位,既契合区域客群“日常休闲”的需求,也与深圳湾万象城的“全球体验”形成互补,共同完善深圳商业的“多元场景”。
在空间设计上,怀德万象汇采用“多首层结构”打造立体化商业空间,配备超50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以粉色和紫色风铃木营造“浪漫缤纷的彩色社交氛围”——这种“亲近自然、注重社交”的设计,既区别于深圳湾万象城的“国际级美学”,又精准匹配区域全家庭客群的“休闲需求”,让“理想的附近”从理念变为可感知的空间体验。
效果示意图
在品牌规划上,怀德万象汇携手超400家全业态品牌,为消费者带来一站式购物体验。在含UNIQLO、MUJI、Decathlon跨层店、盒马鲜生、寰映影城、X-Motion动境健身全国首店、Nata Kids、城市英雄深圳首店、Xparty形象定制店等超强主力店阵容呈现基础上,怀德万象汇餐饮品牌区域级以上首店占比超50%,焕活宝安新鲜消费体验,重新定义理想生活消费需求。
效果示意图
从深圳湾万象城“从湾区 向世界”的全球标杆实践,到怀德万象汇“理想的附近”的区域枢纽定位,两座万象系项目以“高度”与“广度”的呼应,勾勒出深圳商业“多核驱动、全域服务”的新生态。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湾区热土上,商业不再是“单一的消费载体”,而是“城市进化的引擎”——深圳湾万象城的“艺文基因”推动湾区商业跻身全球高端梯队,怀德万象汇的“社区温度”夯实城市商业的民生基础,二者共同推动深圳从“商业城市”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活城市、文化城市”跨越,也为大湾区商业“差异化共生、全域化服务”提供了“深圳范本”。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立波 二审 张畅 三审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