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深圳应急避难场所:865处已全部开放,成群众温暖“避风港”

09-23 18:36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截至23日17时,深圳已累计疏散转移群众约26万人,其中各避难场所集中安置约4.5万人。

9月23日,超强台风“桦加沙”持续逼近深圳。为保障市民安全,全市共开放了865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当日下午,记者走访了福田体育公园、皇岗创新实验学校等多处应急安置点发现,这些场所物资储备充足,现场秩序井然,已成为转移群众临时而温暖的“避风港”。据深圳市三防办统计,截至23日17时,全市已累计疏散转移群众约26万人,其中各避难场所集中安置约4.5万人。

实探应急避难场所:

折叠床、杯子、矿泉水……

应急物资通通安排上了

9月23日15时,记者来到福田体育公园体育馆内,这里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成了470余名群众临时的家。

▲福田体育公园体育馆成应急避难场所。(深圳晚报记者 林涛 摄)

▲工友就地休息。(深圳晚报记者 林涛 摄)

体育馆内干燥凉爽,地面上整齐铺着垫被,人们或躺或坐:有的已进入梦乡,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还有的独自靠在墙边,专注地看着手机。

场馆门口,成箱的矿泉水和八宝粥堆成小山。一辆货拉拉刚刚驶离,工作人员正忙着将新到的物资搬进室内。“物资都很充足,后续补给也会及时跟上,请大家放心。”一位现场工作人员说。

墙边的插座区域,不少人正在为电子设备充电。不远处,来自中建三局的王叔(化名)在场馆内走走停停,作为领队,他不仅组织工友安全转移,还主动协助现场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除了体育场馆,全市许多学校也开放为室内避难场所。记者走进皇岗创新实验学校的室内避难场,入口处,工作人员正有序核对并记录前来避险人员的信息,一旁的桌上摆放着矿泉水、面包等即时取用的物资。另有工作人员穿梭在人群中,为有需要的人发放折叠床、被子等物品,并贴心询问是否需要热水。

▲皇岗创新实验学校的室内避难场所。(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工作人员在收集登记信息。(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这里安排得很好,我心里很踏实。”一位来自湖南的工友老张说,“我们工地提前通知要转移,我就跟着大部队来了。你看,水、吃的都有,晚上还有被子盖,比在工棚里安全多了,心里也踏实。”

市三防办:已疏散转移约26万人

避难场所集中安置约4.5万人

深圳市三防办表示,像福田体育公园和皇岗创新实验学校这样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全市已开放865处。这些场所储备了速食类食品40万份、饮用水100万瓶,并备有折叠床、被子、衣服等充足的生活物资。

截至23日17时,全市共疏散转移约26万人,避难场所集中安置约4.5万人。市民如需寻找就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可通过“i深圳”APP、市应急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或主流地图应用查询。有关部门也提醒市民,请积极配合转移安置工作,确保人身安全。

深圳晚报记者 林咪玲 林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