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东莞赛区新闻发布会召开,向社会通报赛事筹备进展及城市服务保障情况。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全国知名的“篮球城市”“举重之乡”,11月-12月将承办十五运男子成年组篮球、举重以及残特奥会举重、聋人女子篮球等四项赛事。目前,东莞赛区筹备工作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按照“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办赛目标,以最高标准、最实举措、最优服务,呈现一场彰显岭南风韵、东莞特色的体育盛会。
东莞赛区:三大场馆升级完成,测试赛全面启动
十五运会篮球(五人制男子成年组)比赛将于11月4日至12日在东莞篮球中心和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共有14支代表队、168名运动员参赛;举重(男女子)比赛于11月10日至20日在石龙中学体育馆举行,设20个级别,预计吸引约400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包括多位奥运冠军和世锦赛冠军,竞技水平国内顶级。残特奥会举重(残奥聋奥项目)和聋人女子篮球比赛将分别于11月底和12月在石龙中学体育馆、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
目前,东莞已完成三大比赛场馆的升级改造并通过省级验收,成立篮球、举重项目竞赛委员会,邀请国家级专家现场指导,测试赛陆续开展,志愿者招募与培训、接待酒店、交通接驳、餐饮服务等后勤保障方案已全面细化。
城市提升:“七大行动”赋能“赛城融合”
东莞以赛事为契机,全面实施城市服务“七大行动”,包括城市风貌提升、交通畅顺、卫生防疫、宣传推广、服务提质、文旅赋能及安全隐患排查,并开展“全域文明迎全运”百日攻坚行动。
对赛事核心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提升,持续升级优化景观,打造134个便民口袋公园,市直管道路换种时花9430平方米,石龙镇东江碧道7.7公里路段景观升级,新增绿化12.5万平方米。制定“1+5”交通保障方案,针对3个场馆分别制定“一馆一策”,划定38条赛事保障线路,完成17条主干道品质提升。交通优化、卫生防疫、文旅融合等专项同步推进,多维联动提升城市服务保障水平,让市民共享“办赛惠城”成果。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赛事举办创造了优质环境,更让“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的办赛理念得到生动实践,为市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科技赋能:人文关怀营造无障碍赛事环境
东莞以“智造”实力赋能残特奥会,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到场馆建设,设置科技助残展示体验区,集中展出本土企业研发的“智慧仿生手”“灵动掌握”“喜乐行”等智能康复训练设备,以及vivo为视障和听障人士专门开发的“听说”“AI手语翻译官”等信息无障碍产品,增添一道人文与科技交融的风景线。
通过赛事无障碍,推动无障碍城市建设理念的推广。目前承接女子聋人篮球和残疾人举重两项赛事的场馆均完成了无障碍改造,同时也以举办赛事为契机,大力推动公共交通枢纽设置无障碍电梯等无障碍设施,助力营造“平等、融合、共享”的和谐共融社会。此外,讲好全国自强模范故事,以东莞籍运动员、两届残奥冠军陈敏仪为原型的体育励志电影《一“箭”钟情》将于11月上映,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宣传项目之一,向赛事献礼,让更多人关注、理解、尊重残疾人。
篮球之城:精彩赛事、展览呈现城市魅力
东莞作为“全国篮球城市”,通过“专业赛事组织+浓厚群众基础+深厚文化积淀+优质城市服务”四位一体的系统筹备,全面展现东莞赛区的鲜明特色。
今年以来,继成功举办2025年澳洲虎·国际篮联“团结杯”后,9月、10月还将举办国际篮联亚洲女子篮球联赛、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等高规格赛事,以及厂BA、村BA等群众篮球活动,推动“全民篮球”成为迎接全运的最美风景线。9月底还将在展览馆推出“篮聚莞邑 全运风华”篮球文化主题展,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篮球赛事造势预热。
举重之乡:石龙时隔38年再迎全运盛会
时隔38年,“举重之乡”石龙再度迎来全运盛会。为高标准办好赛事,石龙对照最新标准全面升级石龙体育中心系统并顺利通过验收,计划于9月26日、29日分别举行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重项目测试赛,以实战化标准检验场馆运行与服务保障水平。石龙深入实施城市侧服务全运盛会行动,通过焕新城市颜值、畅通交通脉络、传递城市温度等举措,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真正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让观众充分感受举重之乡的“力与美”与历史文化名镇的“温与情”。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冯思颖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郑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