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个月深圳进出口平稳增长 规模保持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16:2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18日,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规模保持内地外贸城市首位,达2.96万亿元,进出口同比(下同)增长0.3%。其中,出口1.79万亿元;进口1.17万亿元,增长9%。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深圳外贸韧性持续彰显、活力不断释放。

从数据上看,一般贸易占比过半,保税物流增长超一成。前8个月,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62万亿元,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54.6%。同期,保税物流进出口8007.8亿元,增长12.6%,占27%;加工贸易进出口5292.1亿元。

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前8个月,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2.06万亿元,占69.6%。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880亿元,增长11.6%,占26.6%;国有企业进出口1092.6亿元。

前8个月,深圳对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2.31万亿元,增长2.8%,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至78.1%。其中,对香港地区、台湾省、日本进出口增势明显,分别为8.1%、20.8%、14.8%。

外贸“含新量”不断提高。前8个月,深圳出口机电产品1.35万亿元,增长4.6%,占同期深圳出口总值的75%。传统电子信息领域,电脑及其零部件、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分别出口2054.3亿元、590.9亿元,增长10.5%、6.1%;集成电路出口1551亿元,增长40.2%。新兴产业中,锂电池、纯电乘用车、3D打印机出口分别增长35.9%、14.3%、10.7%,计量检测仪器、医疗器械出口分别增长15.3%、6.4%。

进口方面,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应用,相关电子零部件进口快速增长。前8个月,深圳进口机电产品9491.6亿元,增长12.5%,占同期深圳进口总值的81.4%。其中,进口以显卡、服务器为主的电脑零部件2004.8亿元,增长35.1%。同期,进口农产品672.4亿元,增长8.5%,占5.8%。

联合国大会堂里,深圳台电的同声传译设备保障国际对话顺畅;东南亚街头,几素科技的手持风扇成消暑“爆款”;欧美市场上,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排队交付、创想三维3D打印机占据市场近四成份额……如今,“深圳智造”的“土特产”跳出传统认知走向全球,在国际市场掀起“深圳热”,成为带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规模保持内地外贸城市首位,达2.96万亿元,进出口同比增长0.3%。广大深圳企业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扩展多元市场,以高质量供给适配国际市场需求,既赢得全球青睐,也展现出较强竞争力。

深圳“土特产”畅销全球

外贸“含新量”激活内生增长动力

近日,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的话筒、表决器、同声传译设备出现在联合国大会堂,成为联合国总部所有会议室唯一会议设备供应商,“深圳造”以创新实力树起“技术标杆”。另一边,深圳时空壶技术有限公司的X1 AI同声传译器、W4Pro AI同传耳机等多款AI同传产品在海外市场热销,在170多个国家的医护、通信、汽车、电商、法律等多个行业深度应用。

技术够硬,产品够新,出海才有“竞争力”。新行业也不断涌入出口行列。前8个月,深圳医疗器械出口增长6.4%。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市场在战略深化和本土化运营方面成果颇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持续推进海外人员本土化及海外分公司设立,智慧内镜平台iEndo(HD-650)和“凌珠”4K3D荧光三合一腔镜影像平台(SV-M4K200)等高端新品推出后,海外注册力度增强,为未来一两年海外放量奠定基础。

3D打印这一小众赛道,深圳也悄然坐上“第一把”交椅,初步形成建模系统、材料、设备、应用服务的3D打印全产业链。今年前8个月,深圳3D打印机出口增长10.7%。

2025年第一季度,入门级3D打印机全球出货量超100万台,同比增长15%。其中,来自深圳企业创想三维创设的出海品牌Creality,市场份额达39%;拓竹科技Bambu Lab出货量同比劲增64%;智能派的Elegoo也实现强劲增长。

这些企业共同托举深圳在3D打印领域的持续热销。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会常务会长喻波表示,深圳之所以能成为消费级3D打印的“领跑者”,离不开产业链支撑和技术创新活力,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整机生产,从软件算法优化到应用场景拓展,深圳企业已形成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让“深圳造”3D打印机在全球市场中凭借高性价比和技术创新性占据重要地位。

“新三样”优势凸显夯实全球竞争力

高“含新量”夯实深圳外贸的根基,“新三样”以绿色低碳属性打开新赛道,成为出口增长的“强引擎”。今年前8个月,深圳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口740.4亿元,同比增长23.1%。

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1-8月出口量达63.4万辆,同比增长1.3倍,凭借垂直整合能力与技术创新优势,在全球多个国家成为新能源汽车热销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随着相关行业发展,我们的无人机电池、模型电池、充电器等产品都卖得很好!”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芃告诉记者,今年1—8月,该公司出口额达4235万美元,主要出口到美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主营太阳能光伏电池设备的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也不断在海外掘金。记者了解到,随着海外本土光伏产业的发展、国内电池片企业海外布局以及技术迭代,该公司海外项目呈现全球多点化的趋势,为其带来大量海外订单。

“新三样”出口维持高速增长,凸显出深圳出口结构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领域的深度转型。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新三样”产品本身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顺应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圳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出口的快速增长。

多元市场释放外贸发展潜力

面对外需市场的不确定性,多元化布局成为深圳外贸的“稳定器”,通过深耕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有效对冲单一市场波动,守住“外贸基本盘”。前8个月,深圳对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2.31万亿元,增长2.8%,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至78.1%。

随着运动理念的普及,高品质、创新型运动装备成为欧盟诸多国家“香饽饽”。深圳市苇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邱昇介绍,在欧盟地区,该公司的Waydoo Flyer系列电动水翼冲浪板一经问世,就受到广大水上运动爱好者的青睐,在德国、法国等地成为市场新宠。

不仅仅是欧盟。在刚刚过去的炎夏,深圳几素科技有限公司的“降温神器”手持电风扇,凭借19小时超长续航和强劲风量,在常年高温多雨的东南亚“俘获”大量消费者。东南亚拥有6.5亿人口,消费习惯也与国内相似,近年来已成为中国出海企业的重要目的地。

服务贸易也在“踏浪出海”。“去年我跟着展会出海后,重点布局东南亚、迪拜等新兴市场,刚刚‘拿下’马来西亚市场。”深圳市九学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爱国的语气里难掩兴奋,“很多海外国家对中国、中文重视程度高,该公司推动海外中文教育及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当其时,将公司的科技创新和产品推向更广阔的舞台,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还有很大市场潜力。”

抱团出海,胜算更大。为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深圳侨交会今年先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泰国曼谷举办智能科技展,成为深圳企业开拓东盟市场的“超级合伙人”。今年上半年,深圳产品印尼展示交易中心开展采销对接会31场,达成合作意向金额740万美元,让“深圳造”高效触达当地市场。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冯思颖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