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进入最后阶段。
9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星巴克已将博裕资本、凯雷集团、EQT与红杉中国列为中国业务出售的最终候选方。这项收购案已在最后一轮谈判阶段,将在10月底前敲定结果。
星巴克中国此次的出售计划最初吸引了数十家竞标者,高瓴、贝恩、KKR、腾讯、华润、美团等都被传为潜在买家。最终候选名单是在8月27日结束的一轮竞标后选出的。7月9日,据外媒报道,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已吸引到潜在的股权出售要约,估值高达100亿美元。
针对此消息,星巴克方面在发稿前,暂无回复。
星巴克深圳南头古城店。(图源:深圳特区报)
值得关注的是,星巴克中国股权的关键问题是出售比例。这代表着,星巴克中国到底是谁在运营。
在截至6月末的最新财季,星巴克在华门店新开70家,达到7828家。
“我们正在对超过20个有强烈意愿的机构进行评估。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承诺不变,并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的股权。任何交易必须符合星巴克的利益。”7月末,倪睿安在财报电话会上称。
近日,星巴克首席执行官倪睿安(Brian Niccol)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再度透露,星巴克正在努力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以便其能够发展壮大,抓住未来开2万家甚至3万家店的机会。
选择谁,才能既不对品牌造成威胁,又能够帮助业务增长,对于星巴克来说,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据说,星巴克在接触这些资本时,除了看重其实力和条件,还要了解这些资本对当前中国市场竞争的看法,对星巴克“第三空间”理念的理解等。看起来,是在寻找一个更强有力的合作伙伴,进一步优化其全球战略布局。
一位券商分析师坦言,以前外资企业把国际标准操作照搬来中国市场,便能大赚特赚的日子过去了。外资面对竞争加剧的中国市场,只有选择深度融入、迅速反应,才能分到自己的那块蛋糕。
这不只是星巴克需要面对的问题。
(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解放日报)
转载请标注来源读特客户端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