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文艺 | 雨中观三峡大坝

09-11 07:41
摘要

李凤琳 文/图

万里长江源起青藏高原,流经川西与鄂东,在莽莽群山之间如巨龙游弋。

长江沿岸群山莽莽。


八月入秋之后的一个中午,我和妹妹姿姿、妹夫老三陪伴父母开启为期一周自驾游,目的地:三峡大坝。当年三峡大坝第一次截流,父亲母亲在电视中了解到这个世界级难度的壮观工程,便为之深深震撼。此行,我们也算是为古稀之年的二老圆梦吧。

从洞庭湖西出发时,天气尚晴朗,气温较高,大半个小时后上了岳宜高速,气温亦随之降低。老三不禁打趣说,我们运气真好,天凉好个秋,适合去旅游。江汉平原广袤无垠,秀色铺展,如诗如画。经过华容、石首、松滋后,天空下起了小雨,气温也明显下降很多,手指触摸车窗,甚至能感受到微微凉意。前方陆续出现一些小山头,车子行驶越往西,山体越来越高而险峻。山色空蒙,山顶薄雾缭绕,绿色与白色相互渲染,构图为青绿山水画,令人沉醉。我们一边观赏风景,一边聊天,父母更是难掩兴奋之情。

三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宜昌市,再陆续经过秭归、巴东。行驶在G348国道,苍翠的绿色仍然占据视野,弯弯曲曲的路变得越来越窄,一侧是高峻的大山,另一侧则溪水潺潺流淌。

在服务区休憩了半个小时,我们继续驾车冒雨前往。下午两点半,我们按导航抵达三峡大坝观景台。少见游客,但是长江的身影已经若隐若现。在附近泊车后,我们撑着雨伞沿山路往上走,坡度不大,路也平坦,没有台阶,雨水缓缓从山上流下来,在路面铺成清冽的水帘。半山腰路畔左侧修建了几栋小楼,白墙红瓦,在苍山翠色背景下,十分养眼。靠近房子的路边竖立有一块一人多高的灰白石头,正面阴刻:饮水思源,侧面:上海静安区援建,字体均为红色。路畔右侧是峭壁,遍布杂草繁花,背坡还有几垄瓜果蔬菜,水灵灵的,一派盎然生机。峭壁由一道矮白墙隔开安全距离,但不妨碍人们观赏长江和三峡大坝。

此时,我们视线里出现了烟波浩渺的长江!我们陪同父母沿山坡上行。随着位置越来越高,一行人居高临下,大坝的面貌在眼前越来越明晰。

雨丝密织,从山上吹来的清风里饱含秋凉之意,特有的树木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令人身心舒展。被细雨笼罩的三峡大坝雄姿巍然,别有一番朦胧意趣。就在此处,高峡出平湖,185米高的雄伟壮观大坝把浩荡长江拦腰截断,筑起一道神奇的世界级水电工程。长江高阔,浩浩荡荡,两岸群山环抱,我忽然想起诗人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因为下雨,视野不太明朗,我用手机拍下大坝雄姿,再拿给父母观赏,母亲连连说,太了不起!太了不起!图片中,离我们较远处的大坝下方的数个泄洪孔正在运转,估计排泄的水含沙量比较高,水色呈现黄色,而水量也足够丰沛,宛如一群蛟龙出洞,奔腾着一跃而下。大坝下方循水流方向有几道长长的堤坝,我猜测它们有分水岭的作用,也有缓冲水流速度的功能吧。据了解,大坝建筑主体分别具有泄洪、发电和通航功能。截流之后,上游水位可达175米,下游水位62米,二者形成水位落差,高达113米。另外一个让我感兴趣的是位于大坝长江北岸的185观景台,它与185米三峡大坝等高,观景台也由此得名。不过,由于我们跟着导航到了它对面,也就是大坝所在江南的位置,不能亲临那里。据说,在它附近,还有截流纪念园和坛子岭,都是观赏三峡大坝的极佳位置。

面朝长江,父亲母亲神情肃穆,静静地看着三峡大坝岿然横亘于长江之上。也许,他们和我一样,满怀尊崇与自豪吧。

临近回程,父母仍频频回首雨中三峡大坝,我看见他们眼中有光。周围群山巍然,薄雾萦绕,电力塔高高耸立。细雨无声,青山无言,唯见长江流淌不息,向着更远的远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