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向善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 | 宝安慈善会以“六进”实践绘就慈善暖景

09-05 20:53
摘要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柳 通讯员 罗雅婷 彭凯 文/图


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慈善文化“六进”工作要求,响应部领导指示精神,宝安慈善会立足“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主题,联动多方力量,通过一系列精准化、多元化的公益项目,将慈善服务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为不同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让慈善之花在宝安遍地绽放。 


慈善进社区:分层帮扶,守护银龄身心安康


8月26日,河西社区“百姓客厅”内暖意融融,“一键下单,心愿速达”长者分层级志愿帮扶项目专项培训在此开展。针对社区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培训以“老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及基础护理”为核心,从感官系统、运动系统等生理维度,结合临床案例剖析老年人生理变化;通过真实故事传递心理关怀的重要性,并系统讲解饮食护理、用药安全、意外处理等实用技能。30余名社区志愿者在专业指导下,不仅夯实了帮扶知识,更提升了精准服务能力,为社区老年人构建起“家门口”的暖心守护网,让慈善服务贴合长者生活,助力“银龄”安享幸福晚年。 




慈善进公共场所:明眸护未来,温暖“一老一小”


9月1日,宝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阅读中心化身“慈善服务驿站”,“慈善暖社区・明眸护未来”眼健康服务活动在此温情启幕。活动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划分讲座区、验光区、捐赠区三大功能区域,吸引50余名60岁以上长者、2名特殊群体儿童及居民参与。眼健康科普讲座详解儿童近视防控、老花眼配镜及眼疾预防知识,同步传递慈善捐赠意义;2名视光师现场为长者验光适配老花镜,为特殊儿童家庭捐赠矫正型眼镜。慈善服务走进公共场所,让清晰视界与暖心关怀触手可及,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慈善进校园:培育专业师资,为儿童成长筑安全防线


2025年中华慈善日期间,“春风快乐成长计划——宝安区儿童性安全教育师资培育项目”在宝安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专业培训。项目由春风性安全教育讲师团中级讲师孙英武主讲,以“性教育讲师的成长路径”为主题,通过“为何想成为性教育讲师”“感知性教育重要性的经历”等问题引导学员自我探索,结合互动游戏开展“脱敏”训练,帮助学员自信表达性教育词汇、明晰身体界限。培训不仅让学员掌握专业知识与教学技巧,更凝聚起推动儿童性安全教育普及的力量。宝安慈善会以培育专业师资为抓手,推动慈善理念进校园,为孩子们构建起充满爱、尊重与接纳的成长环境 。 



慈善进机关、进企业:急救培训“上门”,筑牢生命安全网


为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构建“5分钟社会救援圈”,8月23日至9月5日,宝安区社会应急救护公益项目组织志愿服务队走进机关、企业,开展15场社会急救技能培训,覆盖802名群众。培训采用“送教上门”模式,通过理论授课、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纠正传统错误急救观念,教授实用急救技能,着力培养具备基础急救能力的“现场第一施救者”。慈善服务深入机关与企业,不仅提升了职场人群的自救互救能力,更在全社会营造出“重视生命健康、主动学习急救”的良好氛围,以“人人可为英雄”的信念,织密城市应急救援基层网络 。 




慈善进家庭:“安心行动”发力,助力家庭亲子共成长


8月17日,“安心行动”宝安区心理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帮扶项目在宝安区妇儿大厦启动,截至8月31日,已开展3场家长养育课堂,服务160余人次。课堂围绕“厌学停学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亲子沟通技巧”“亲子关系重塑”三大主题,讲师结合实际案例,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引导家长直面家庭教育难题。不少家长在课堂上打开心结、热泪盈眶,课后仍迟迟不愿离开,直言“受益良多”。项目以家庭为切入点,将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送进家庭,帮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用慈善力量为心理困境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晴朗天空”。 




从社区到校园,从家庭到职场,从公共场所到机关企业,宝安慈善会以“六进”活动为纽带,串联起多元公益力量,让慈善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未来,宝安慈善会将继续秉持“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的理念,推动慈善文化融入社会肌理,让更多人感受到慈善的温度,共同书写宝安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