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国焕 通讯员 宋艳 龙颖
近日,马田街道马山头社区先天性肢体残疾居民周某不再“拒医拒检”,转而主动学习、使用电子血压仪监测健康。这背后是社区“党建+社工+志愿者”健康服务模式的精准帮扶。医务志愿者黄医生上门手把手教学,成为他态度转变的关键。
此前,驻点社区社工联合社康开展健康讲座时,社康医生发现周某血压严重偏高,且脉搏信号提示心脏瓣膜可能异常,建议其尽快做系统性检查,但因肢体残疾行动不便、健康认知不足,周某明确拒绝进一步检查。
讲座结束后,驻点社工迅速联动社区网格员上门帮扶,不仅讲解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社康建专属健康档案等政策福利,还结合身边案例劝说,仍未打消周某顾虑。为突破僵局,社工联系医务志愿者黄医生组建专项帮扶小组,再次登门。此次,周某主动拿出自行购买的电子血压仪,坦言担心操作不当导致数值不准。
针对周某的肢体特点,黄医生调整了适配的测量姿势,细致演示操作要点,并量身定制健康方案:讲解血压相关知识及应急处理方法,给出低盐低脂的饮食建议,推荐适合居家的康复动作。黄医生专业且贴心的指导终于让周某放下抵触,表示将坚持监测血压,必要时前往社康检查。
据了解,马山头社区将持续跟踪周某健康动态,定期安排上门回访。同时,针对社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科普、协助就医”等个性化服务,以精准关怀织密健康守护网,让特殊群体感受社区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