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全球教育数字化新势能!华大集团·2025IIOE高等教育数字化先锋案例奖颁奖典礼在新加坡举行

吴吉
09-02 18:5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吴吉

9月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主办、华大集团冠名支持的“2025 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高等教育数字化先锋案例奖”(以下简称“先锋奖”)颁奖典礼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议中心举行。本次颁奖典礼吸引了IIOE网络内13个国家的院校伙伴和国际组织代表、6家企业现场接受奖项,来自全球30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2000余位代表参加了颁奖典礼。

本届先锋奖以“IIOE生态系统驱动的良好实践:赋能工作者、教育创新与多边合作”为主题,共征集 “IIOE微证书提升高等教育工作者数智能力”“通过IIOE国家中心实现本地化的高校数字赋能”“智慧教室运营促进教学创新和卓越”以及“加强全球产学合作,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赋能”四个领域的案例,收到来自29个国家的95份申请,涵盖48所高等教育机构与13家企业伙伴,并最终评出22个优秀实践案例,代表了全球南方国家在教师赋能、课程创新、数字设施升级等方面的前沿探索。这些成果不仅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利益相关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范式,更在促进高质量、公平的高等教育目标中展现可借鉴参考的样本和经验。

奖项彰显战略价值:推动全球教育公平与数字能力建设

作为IIOE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先锋奖不仅是一项荣誉认可,更是推动全球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载体。2025年评选聚焦四大方向:提升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数字与人工智能能力、通过IIOE国家中心推进本地化赋能机制、建设智慧教室促进教学创新以及深化全球产学合作。这些方向不仅回应了数字时代教育变革的迫切需求,也为缩小全球数字鸿沟、提升教育公平与包容性提供了实践路径。

在此过程中,IIOE联盟伙伴以务实合作为基础,携手探索如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数字素养与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深入推动人工智能等创新成果在高等教育中的有效融入。借助先锋奖,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桥梁和平台作用,吸引各国高校、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广泛参与,促进经验共享与机制共建,携手构建更加开放、协同、可持续的教育数字化新生态。

“先锋奖”的意义不仅在于表彰优秀,更在于以创新中心为核心,凝聚起国际组织、院校与企业的合力,推动教育数字化的全球实践不断深化。通过案例的推广与经验的共享,创新中心正在携手合作伙伴,探索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教育发展路径。

创新中心主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可持续发展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日益凸显。唯有通过开放的对话与协同的行动,我们才能共同探索深思熟虑且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华大教育中心副院长、华大研究院研究员肖敏凤代表冠名方发言,她表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激发人的潜能。”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先机构,华大集团长期致力于推动产教融合与科技公益协同发展,通过旗下华大教育中心,持续为全球教育提供数字基础设施、教师培训资源与课程内容支持。未来将通过联手IIOE,共同助力发展中国家院校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4)。

颁奖典礼主持人、创新中心副主任毕小涵指出,“先锋奖旨在表彰高等教育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最新成果与创新实践,回应时代的快速变革。获奖者不仅积极应对变革,更在重塑教育生态,让教育更加包容、有韧性,并更紧密地契合可持续发展目标。” 

典礼上,IIOE首席专家、香港教育大学学习技术与创新讲席教授林质彬作为专家评审组组长介绍了奖项的评审原则,并宣读获奖名单。作为以多边合作为核心驱动力的高等教育网络,IIOE生态联盟汇聚了全球院校、企业与国际组织等多元伙伴,致力于在“共商、共建、共享、共治”的机制下推动教育数字化协同发展。先锋奖正是这一合作生态的集中体现,所遴选的优秀实践案例,展现了联盟成员以开放共创的姿态,在智慧教室建设、教师数字赋能与技术资源共享等领域的持续探索,是前沿科技赋能高等教育、推动全球南方教育公平与包容性发展的有力证明。

赋能高等教育工作者数字与人工智能能力,引领未来教育发展

IIOE高等教育工作者数字能力微证书项目,致力于提升高等教育人才队伍的数字化技能和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以快速响应技术变革对教师能力发展的要求。

本届获奖案例展示了多层次的变革性影响:在创新性上,部分院校通过将AI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探索出适应未来教育的全新路径;在公平性与包容性上,项目特别关注弱势群体与女性教师的赋能,推动教育机会的普惠化;在可持续性上,一些实践已获得政策背书和行业合作,为微证书的长期运行与国家教育战略的衔接奠定了基础。

例如,蒙古科技大学通过多阶段级联培训模式和课程本地化开发,将3门国际AI课程成功转化为蒙古语,在全国38所高校推广,覆盖1892名教师,其中520人获得AI微认证,有效促进了农村与资源匮乏地区教师的参与。印尼网络教育中心(ICE-I)依托慕课平台与国家教育战略紧密结合,开展大规模在线课程与微证书培训,已有420名教师完成培训、191人获得微认证,并推动7000余门课程注册学习。

这些探索证明,IIOE微证书是创新中心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工作者数字能力提升、促进教育公平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先锋奖的引领作用,微证书项目正逐步成为各国教师终身学习和跨区域交流的核心支点,为未来教育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IIOE国家中心:本地化数字赋能的核心驱动力

作为IIOE生态体系的重要支点,国家中心承担着IIOE项目“本地化落地”的关键使命。通过建设区域枢纽,国家中心能够将全球经验转化为符合本地需求的项目、培训与课程,推动教师队伍数字能力提升,促进高校数字化转型,并使这些成果进一步融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国家中心在全球南方地区展现出示范作用:一方面,它们汇聚并放大了合作网络的合力,推动院校在全国层面形成覆盖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和政策对话的常态化协作机制;另一方面,它们通过与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伙伴的紧密合作,使项目成果能够获得政策背书与可持续支持 。

例如,埃及国家中心将微证书培训纳入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并通过政策对接机制融入国家战略;赞比亚国家中心则通过与华为等企业协作,把AI课程和行业认证引入高校课堂。这些实践表明,国家中心已经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帮助各国探索出从教师赋能到政策衔接的系统性路径,为实现教育公平与包容性发展提供了坚实抓手。

智慧空间赋能,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智慧教室是创新中心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之一,也是先锋奖的重要评审领域。通过提供一体化的数字基础设施,智慧教室帮助高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教学创新与教育质量提升。

例如,南方科技大学与创新中心联合企业伙伴,为发展中国家高校捐赠智慧教室,帮助改善基础条件;华南师范大学则通过AI测评与课堂数据分析,将智慧教室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引擎。这些案例表明,智慧教室已经从单点建设走向系统化应用,为高等教育的普惠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支撑。

通过先锋奖的表彰,创新中心进一步推动智慧教室的经验在全球南方国家传播和复制,使智慧教室成为跨区域共享、提升教学质量与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平台。

多边协作深化生态构建,企业参与成为关键力量

先锋奖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凸显了多边合作的战略价值。创新中心通过智慧教室、联合课程和培训项目,把企业的技术优势与高校的教育使命结合起来,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格局 。阿里云、百度飞桨、炫视智能、伟东教育、智园等企业作为技术支持方与战略伙伴,持续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创新资源。

厦门大学与百度飞桨联合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将课程开发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探索出“课堂—实践—创业”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阿里云则依托IIOE平台推出数字能力微认证课程,覆盖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可视化等关键领域,帮助来自非洲、亚洲和拉美的教师提升数字素养与教学应用能力;炫视智能在乌干达马克雷雷大学打造互动智慧课堂,显著改善了当地高校的教学条件与学习体验。

通过先锋奖,创新中心不仅表彰了这些合作案例,更进一步推动了企业、高校与国际组织之间的长期协作机制。产学合作所形成的“技术赋能—人才培养—教育创新”的正向循环,正逐渐成为全球教育数字化的新生态。

未来,创新中心将继续以教师为本、以平台为桥、以合作为动力,不断完善IIOE生态联盟,扩大多边合作与跨区域交流的影响力,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创新转型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正如本次奖项所展现的那样,数字化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教育公平与优质发展的新机遇。

在新征程上,先锋奖将持续发挥引领与桥梁作用,激发全球教育数字化的新势能,共同迈向更加开放、共享和可持续的未来。

 (受访单位供图)

(作者:吴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